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10年来,广州青少年对父母教育方式的不满由23.2%增长到42.8%,不满率呈直线增长趋势。
随着教育方式不当日益成为困扰家庭生活的难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寻求家庭教育辅导。孩子对父母不满的是什么?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方式又是什么?到底家长要如何做怎样做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孩子不满父母教育方式
广州市穗港澳研究所经过十多年的跟踪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家庭教育方式表示不满,1995年在调查的青少年中,有23.2%认为当时的家庭教育很不适合他,随后不满的比例逐年增加,到今年已达42.8%。
调查显示,广州青少年对现在家庭教育不满,主要是一些家长对孩子管得很严,或管理方式走向极端。一些孩子反映,家长喜欢用大发雷霆的方式来震住孩子;有些家长喜欢为一件小事表扬或批评孩子,让孩子觉得莫名其妙;有些孩子认为家庭什么事情都听自己的,
让他们无所适从;有些孩子反映,父母经常吵架,自己在家里感到很不安全和不舒心;有的孩子指出,父母从来都认为他是错的,让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很自卑;明明是父母错了,但父母从来不向自己的孩子道歉,让孩子难以理解。
此外,有七成以上的青少年认为父母太啰嗦,认为父母虽然很关心自己,但需要改进教育的方式,多留一些自由的空间给子女。同时,不少青少年也认为父母不够民主,不能从子女的角度考虑问题。
广州市穗港澳研究所副所长陈冀京指出,“经过十多年的跟踪发现,很多孩子在家庭中依然没有足够的发言权,一些家庭中,‘父权’色彩依然很重。”
广州市穗港澳研究所联合香港调查机构,就“青少年家庭角色与责任”进行的调查显示,六成香港青少年可以决定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但广州只有四成。在看电视时间、吃饭时间、使用电话时间、使用电脑时间等方面,香港青少年平均有1.9项可以决定的事情,广州只有1.5项。而穗港两地都有36%左右的青少年表示,父母在一些家事的决定上,多数不会征求子女的意见。
由于孩子对家庭教育方式不满,与父母缺乏沟通,很多孩子不愿将苦恼向父母倾诉。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2002年的调查中,有33.6%的青年不愿对父母倾诉苦恼,到2004年,这种比例上升到41.3%。
家庭教育存在五大误区
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曾锦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一两年来,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成为困扰很多家庭的难题。随着父母与子女之间矛盾的突出,很多家长逐渐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的不当,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寻求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总结近年来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所接触到的案例,目前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五大误区:
一、教育中“恩”重于“威”。曾锦华说,目前未成年人的家长以中年人居多,在他们的思想中,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恩威并重。但事实上,无论还是农村,恩重于威的情况普遍存在,“棒打出孝子”的传统思想还是在很多家长中根深蒂固。曾锦华举例说,在前来寻求家庭教育辅导的家长中,不乏对子女使用暴力的人,也不乏雇请私家侦探跟踪子女的人。而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的调查也显示,广州有68.2%的青少年认为父母经常或间中会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
二、家长自身不正。曾锦华说,在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家庭中,有不少家长平时注重自我娱乐,而放松了对孩子的监管。“我们去一个家庭里家访,屋里的麻将声不断,而小孩就在房间里做功课,你说这种环境下他怎么能健康成长?”曾锦华说,家长不拘小节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在日常的生活琐事中,像“乱丢垃圾”这样一些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就很容易被善于模仿的孩子所效仿,而这种不环保、不卫生的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更为恶劣。
三、家庭教育中夫妻分工。曾锦华指出,多年的研究表明,在家庭教育中夫妻分工的做法失大于得。传统的家庭观念是“男主外,女主内”,一些家庭将家庭教育当成家务完全推给妻子。或者根据孩子的性别来分工,男孩由父亲教育,女孩由母亲教育。这样的分工往往造成父母对于孩子生理发育所带来的性心理、性意识等问题不注意、不关照、不了解,分工造成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正确和充分的教育。曾锦华说,目前学校关于性教育的课程少、课材少,一些教育方式也不得法。孩子处于一个性朦胧的阶段,在学校没有得到想要的知识,在家里家长也没有给予解答,孩子的思想很容易就出现一个空白地带,口袋书、黄色网站、黄碟等不良信息因此趁虚而入。“孩子在学校和家里得不到的知识,只能到另外的空间谋求。”曾锦华说。
四、家庭教育缺少平等、真诚的氛围。曾锦华指出,家庭成员之间平等和真诚,是家庭维持和睦氛围的基本要素。很多家长给孩子的教育往往是高压式的、灌输式的、训斥式的,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不平等、不真诚,父母给孩子带来的是压力,而不是快乐。有些孩子放学后不想回家,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家庭里得不到快乐。“家长主观上是为孩子好,但在程序上违背了和睦家庭的基本要素,客观上造成不良家庭气氛的蔓延,也给孩子带来了思想上和心理上的负担。”曾锦华说,在这样一种不平等、不真诚的氛围下,家庭教育不可能产生好的效果。
五、家庭教育主要以经济手段来维系。曾锦华说,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家长重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忽略了精神上的交流和沟通。现在的父母与孩子都有二三十年的年龄差距,在各种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异,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是了解孩子所思所想的唯一途径。但很多家长长期不与孩子交流,只是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最后发现,维系家庭亲情的唯一纽带只有金钱,对于孩子的教育,已经不知道从何下手。
针对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曾锦华认为,家庭教育也是一门学问,无论家长的学历有多高,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总是有其不足的一面。所以对家长来说,应该针对家庭以及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充电。
要做好家庭教育必须具备的几点
首先是弥补自身的不足。曾锦华指出,现代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对孩子的心理辅导、心理教育和精神沟通,但是很多家长本身已经欠缺这种知识,只会把自己艰苦熬过的童年生活模式强加给孩子,以当年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因此与孩子所期望的教育方式无法达成统一,被孩子视为“老土”和“落伍”。所以,家长首先要从认识现代社会的发展入手,弥补自身在观念上的种种不足,才能给孩子正确的家庭教育。
其次是解决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例如在对孩子的性教育上,对于孩子“我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男孩跟女孩小便的姿势不一样?”等问题,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解答,只能以“你是爸爸在海边捡的”“你从妈妈的腋窝下出来的”等自己都觉得荒谬的答案来敷衍孩子。“如今信息高度发达,正面的、负面的信息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进入孩子的视野,孩子在认知的过程中很难辨别,所以,家长应该首先补充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才能为孩子提高认识、辨别是非的能力提供帮助。”曾锦华说。
其次是提高与孩子沟通交往的技能。曾锦华指出,未成年人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所以,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在对孩子整个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孩子是一块海绵,他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养分,但是他不会过滤,成长的过程只是不断吸收、膨胀、长大。”曾锦华说,家长的职责就是为帮孩子过滤掉不良的养分,让他们健康成长,而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就是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想要什么,不要什么,告诉他们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陈冀京也指出,亲子之间的互动,是增进子女与父母感情的重要渠道。但是,现代社会许多父母忙于生计,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与子女沟通,或者没有意识到与子女沟通的重要性,使亲子之间的互动显得很不足够。调查显示,穗港青少年每天与父亲交谈的时间在半小时以内的占71.8%,其中少于5分钟的竟占30.6%,与母亲交谈的时间,在半小时以内的占56.7%,少于5分钟的也占16.6%。所以,家长要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首要的是要增进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此外,陈冀京指出,父母应该以平等、民主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子女。在家庭教育中,要尊重子女的人格,给予子女充分的自主权,让子女有权决定自己的事情,家里的一些大事也应该与子女商量,使子女在家庭中获得一种价值感。“这样,才能够培养孩子对家庭、对父母的责任感。”
而对于作为子女的青少年,陈冀京认为,虽然还在求学阶段,但青少年可在无形的回报上主动关心父母,并利用一些细微或恒常的举动去表明自己爱家庭、爱父母,例如:每天告诉父母自己的课余活动,抽一些时间打理家居,或在晚饭时间与父母分享有趣的事情,让父母知道子女也尊重他们。“家庭是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去建设,子女与父母共同营造一个平等、和睦的家庭氛围,为家庭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586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