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识字后说话”还是“先说话,后识字?”这是个争论已久的问题,那么在婴儿期,我们其实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在做着“先说话,后识字”。
一般人认为,孩子先学说话,大了以后再认字读书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我国儿童心理学界普遍认为,2-3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言语的关键年龄,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年龄。
最近二三十年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根深蒂固的老观念应当彻底改变了。现在证明,不会说话的初生婴儿就可以识字,开始接受文字教育,这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婴幼儿大脑发育非常旺盛,140亿之多的、相互孤立的神经细胞正需要大数量的信息来刺激大脑发育,建设神经网络,只靠语言,游戏等是远远不够的,而作为视觉符号系统的文字正是大脑发育最好的“信息营养”。
心理学家用实验可以证明,婴儿在没开口不会说话以前,能够教会他们认识和分辨一二百个字,例如,可以用手指实物或做一个动作教婴儿认相应的字词,以后婴儿见到杯、碗、筷子、饭菜等字,就会用手指作出与字词相应的实物,见到吹、吃、吻、拍、敲等字,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
举世嘱目的被誉为把普通幼儿培养成“天才”的幼儿大学。“天才摇篮”美国费城“人类智力潜能开发研究所”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在孩子还不会说话,不能走路之前进行文字教育。他们的创举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奇迹般的成绩。
1岁的孩子就能认识单词,2岁就能读句子,3岁就能阅读成本的书。10个月的儿童,还不会说话,也不会走,可就会认字了。他们爬着从一堆字词卡片中,把妈妈所要的字词卡片挑出来,高高兴兴的举给妈妈看。2岁的娃娃就具有小学一年级的阅读能力。在这里的儿童中极为普遍的。小潘姆才3岁,已经有小学三年级的水平,读过200多本儿童读物了。
很多人认为,3岁前就让儿童学习阅读,这是“鹦鹉学舌”、“小学课程下放”、“早熟”“造就小大人”等等。其实,早期教育的目标正是极早开发智力潜能,促使儿童“早熟”。
事实证明,这些“早熟”的儿童聪明,以后工作效率高,工作年限长,应变能力强,晚衰、长寿,这些正是人类很大的进步。
那么,怎样对0-3岁孩子进行识字教育呢?
第一,结合卡片教孩子识字。把文字写在卡片上,配上图画,让孩子反复识记,一般来说,连看三遍,孩子就会记住 了。
第二,结合画册、图书教孩子阅读,边讲故事,边让孩子同时看文字。
第三,要持之以恒。有些父母高兴起来或工作有闲暇便教孩子,而有时很忙,便将此事弃之一脑后而孩子长时间得不到这方面的信息刺激,便会遗忘,当父母问时,孩子想不起来,父母又不高兴,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对识字的兴趣。
第四,注意平时积累。如抱孩子上街,看到霓虹灯、广告牌、商标、商店名都可以无意有意地念给孩子听,时间一长,孩子便会听明白,记住,并认识这些字了。这也叫“无意插柳柳成荫吧”。
总之,识字在3岁前是可行的,但是并不是全部智力内容。对智力有片面认识的父母们,不愿带孩子逛公园、玩游戏,不愿意让孩子搭积木、玩玩具,似乎宝贵的时间用在这些上是极大的浪费。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的眼界被局限在狭窄的书本知识范围内,思维不灵活。应该让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即使他们有识字的知识内容,也放他们在广阔天地中丰满自己的羽翼。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58708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