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有一种能力对中国孩子至关重要,但却常被忽视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我身边很多同事的孩子就是三、四岁开始学英语,现在孩子上一、二年级,成绩不错,我觉得可能是有点儿操之过急了。不过,我也有点疑惑。我先生在看我给我女儿听英语的时候,就会说她现在中文还不会说呢,你给她听英文会不会混淆。但是我觉得应该不会,我也看了很多的书,因为中文的发音和英文的发音很多是不一样的,那个基础音,如果你现在不让她接触的话,以后语言定型之后,就发不出那么标准的英语了。我看到的一些资料是这么说的,所以我觉得大家也没有必要一概而论,要因人而异,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不同的特质,所以我们在有这本书做参考的情况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我觉得这个是最科学的。

中文能力是所有学习的基础

现在的年轻妈妈有一个特点,学习能力特别强,这是我这几年回归幼教队伍后特别深的一个感触。她们特别能从书本,从专业书籍当中汲取智慧,自己也有特别独到的,自主的判断,这是我们孩子的幸运,也是家庭的幸运。

我的书里有一部分内容,是我对母亲角色的思考。我认为母亲是教育资源配置者的角色。你如果想成为一个高效的母亲,就必须运用好自己资源配置的能力,更要提高自己资源配置的水平。

我特别认同这位年轻妈妈的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有每一个孩子的特质”。不是说一本书,一个观点放在所有孩子身上都是有效的,有用的,我们读每一本书,都要用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判断。我的观点,其实是想帮助年轻的妈妈们厘清英文教育和中文教育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的比重和重心。不是说孩子不可以学英文,但我认为你在花这么大力气去学英文的时候,如果抛弃了中文的学习,如果没有在意中文的学习,那么孩子上学之后,这种影响会日渐显现。上了小学之后,孩子的中文能力对他所有的学习,包括英文,或者更高级的语言学习,影响都会很深刻,中文能力其实是个基础。

英语启蒙晚,见效却很快

我书中提及的这篇《舍本逐末的语言教育》,是基于我当年对英文教育的一些思考和应对方式。我孩子小时候,恰好是英语学习被高度重视的年代,同龄孩子很多是从两、三岁开始进入各种英文的培训机构。我自己是做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法研究的,但我的儿子学龄前这个阶段我却没有让他学英语,没有给他环境,甚至没有接触英语。我坚持一点,这个阶段,必须扎实地把中文学好。

升入小学后,学校开始学习英语,既然学校已经开始教英文了,那我希望我的孩子一开始,从成绩各方面都能够让他有成就感。那个时代很多父母都带着孩子去学剑桥英语,但我只坚持让我儿子做两件事,一件是我儿子喜欢玩游戏,我给他买的所有游戏都是英文版的,游戏本身都是讲标准的英语,原版的,我就让他听。小学高年级之后,他喜欢上英文歌曲,我也给他买所有的带子碟,那时候有迪斯尼原版的动画片,我也给他找来,全都给他看原版的,真正的英文的东西我都给他原版的,而且看得很少但很精。还有一点就是背诵《新概念英语》课文,书中有专门谈到,英文我就是用这种方式帮他启蒙的。

但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同了,那个时候小学一年级,孩子们的程度都差不多,即便有些是学了,但毕竟是一少部分。现在,学龄前的孩子大多数都已经强化了很多英文的教育了,所以到了小学以后,英文教育就会有参差,会有程度的不同,可能那些没有受过这方面教育的,父母就会感觉到有落差,孩子可能也会感觉到有落差。

我尝试着用这种方法,在当时其实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因为北京的小升初,对英语要求非常高,但是我没有给儿子任何额外的培训,就是在家里做这些,但是我在家里坚持强化他的中文教育,当然这个强化是通过很多的渠道。

我的观念,我对语言的认识,最后支撑着我的孩子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能力呢?我的孩子真正学英文是在初中。初中以后,我们决定让他去美国读大学。他初二的时候已经开始写中文小说了,他的中文能力已经非常强了。这个时候,因为我希望他出国读书,所以我必须开始强化他的英文了。我开始给他增加一些英文的课程,还是《新概念》,到初三以后我给他找了一个老师,进行了两个月的雅思考试前的培训,初中毕业后他去了英国,到英国一学期以后参加雅思考试第一个成绩就拿了7分。从我孩子这个个案的身上,我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中文是孩子未来在英文上能够达到一个高度的坚实的基础。他到了英国之后,就开始跟着英国的孩子一起读英国的语文,其实绝大部分国际生到了英国之后是没有办法跟英国的孩子一起读他们本土的语文教材的,因为他们的英文水平就是一个应试的水平,英国的学生学的是英国文学,我的孩子通过学校的入学考试,就被分到那个学英国文学的班去了。他的英文,老师给他的判断是学英国文学没问题。

后来,他高中毕业去美国,申请到UCLA经济学专业,到了美国之后,他转去读历史。同校的很多中国学生听说他学历史专业,大家都倒抽一口冷气。为什么呢,因为他一开始申请的经济学专业,300多人,绝大多数都是亚裔孩子,学工程,学理科的更是这样,但是历史专业,一个班30多人,全是本土的孩子,为什么?语言的差距是很关键的问题之一。

让孩子有能力通过母语为他自己建构一个精神世界

为什么我们说语言对一个孩子如此重要,母语如此重要?其实语言是一个工具,语言更是一个精神世界,你一定要让孩子有能力通过母语为他自己建构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我的孩子在美国读大学的时候,第一年就选择了美国小说,这是我给他的建议。因为他在国内学语言,学中文,出国前关于中国文学最经典的东西,都已经接触过了,他的文学素养,他的人文素养,真的是通过多年的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其实在美国的大学读历史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为什么?因为大学里读人文学科意味着要读大量的文献,要写大量的文章,不是所有孩子都能驾驭的,我的孩子能驾驭。为什么?所有的家长都问我,总结下来,我认为是在国内我们足够重视他中文教育的结果。我用中文教育为他建构了一个精神世界,为他建构了一种语言表达能力与习惯,这支撑他去学习他的第二门语言,运用他的第二门语言,把第二门语言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要把中文学习的目标制定得更高一

在这里,我要厘清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不是英文不可以学,有条件可以学,但是它的重要性绝对不能超过中文学习的重要性,而我们一定要把中文学习的目标制定得更高一些,不能仅仅停留在应付学校的语文考试。

我儿子上高一时,有一次我们在伦敦地铁上,他看手机非常专心,我就凑过去问他,你在看什么,他在看《国富论》。他高中毕业回到国内,每年放假回国,他都会读中文小说,读小说是他的一个习惯。到了高中以后我建议他不是读作品,而是读作者。他高中毕业那年回到北京,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村上春树的作品,然后他跟我探讨村上的作品,探讨这个作品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所以这些东西是支撑他到美国能够读人文科学的基础。

现在他读完了大一,选择了回国创业,美国的学校支撑孩子们有一个“gapyear”,支持孩子们用间隔年的时间去实践,去积累一些工作的经验。他回国第一年我对他提了个要求,让他给我一部小说。结果他真的用一年的时间给了我一本六万字的小说,现在这个小说我们把他送到台湾去参加一个青年小说家的比赛,不一定能得奖,但我觉得参与对他来说更重要。后来他在国内申请到一个位置,在北京的一个创业团队,为这家移动互联网公司专门编辑文章。他负责编辑他这个平台提供上来的所有稿源,现在他是最后一审,而提供他这个稿源的都是国内很好的大学的学生、写手。上班后他跟我分享了一个特别深的感受,他说:我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要改70%以上。我的孩子在国内其实没有享受很好的公立教育的资源(看书你们就会知道),我认为是我对中文教育的理解,指导我在家庭教育中帮他把握了一个方向。所以中文教育真的是所有家庭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60583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