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确实是在一直关心孩子,但真正的关心应该是理解孩子、保护孩子、解放孩子,让孩子尽情释放自己的天性。
儿童节到了,孩子们在今天会受到格外的关注,通常父母会给孩子买礼物。无论是家人还是亲戚朋友,见了孩子常会关切地问,“最近学习怎么样”,“又获什么奖励了没有”,“有没有当上班干部”——所谓“进班子了没有”。有“好”的表现,大家都高兴,表现较差或者一般就会受到各种鞭策或教育。大人有意无意的几句关心,让孩子本来快乐的节日一下变得沉重起来,而这种关心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却无处不在。
为什么我们对孩子的问候总是这样一些问题,而不是孩子是否过得愉快?因为在绝大多数成人眼里,成绩比快乐更重要。大人们自以为这是一种关心,而实际上这些关心最终都成了孩子身上的压力。事实上这些关心大都是成人一厢情愿地施加到孩子身上的。就像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当班干部,如果孩子自己不想当,就会被认为是不争气或没出息,不少家长甚至为了孩子“升官”,不惜走老师关系、拉同学选票,孩子们的想法本来单纯,而在家长这一强行关心的污染下,心理变得复杂而又沉重。有的学生干部、少先队干部,早早地“成熟”得像个大人,家长却常以此为豪,岂不知他们已牺牲了孩子的本真。
天真烂漫是儿童的本性,无忧无虑也应是每个儿童本来的状态,但因成年人所给予的干扰、干预和干涉,孩子能天天无忧无虑的少之又少。过节时,家长都会或多或少送给孩子礼物,这常常意味着一种奖励,考试考好了奖,考级过关了奖,比赛得名次了奖。反之呢?不仅不奖还会加以呵斥。如此,本应只是表达亲情的礼物带上了很强的功利色彩,让孩子学会违背自己意愿而看家长眼色行事。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可是学校在抓素质教育的同时,因为考试的指挥棒依然存在,老师和家长仍然会把考高分看作是第一位的,学生的压力不减反增。在这种压力下,孩子自己的空间被大大压缩,白天要聚精会神地上课,晚上回来要抓紧完成作业,周末又是家庭作业又是课外辅导,孩子就这样被驱赶着,没有多少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家长望子成龙,愿望是好的,但大人们常常会忽略,孩子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健康和快乐地成长。很多时候,让家长感到自豪的成绩却让孩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想象力和个性被扼杀,童年应有的很多快乐被剥夺,孩子真正的童年时代大大缩短。
“六一”儿童节是一个国际节日,它的一个重要初衷就是保障儿童的权益。当我们为孩子们庆祝节日的时候,看看本该无忧无虑的孩子却常常愁眉苦脸,我们是否有过扪心自问,我们是否侵害了孩子的权益?我们确实是在一直关心孩子,但真正的关心应该是理解孩子、保护孩子、解放孩子,让孩子尽情释放自己的天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61110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