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和孩子们一起坐在走廊上休息,习惯性的午唱午谈活动又开始了。前些天给小朋友讲了一个故事《给妈妈的信》,不知道孩子们还记得没有?便要求小朋友跟我一起讲讲这个故事。“小蜗牛有一个好朋友,叫小乌龟……”书上的故事里乌龟前没有“小”字,但相对乌龟妈妈来说,在孩子们认为这确实是小乌龟,我觉得这个改动挺好的。看来,故事中的情节对孩子们的印象挺深刻的,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不紧不慢讲到了故事的最后,“小蜗牛和妈妈一起数信上的爱心,一二三……有六颗。”我连忙纠正:“一二三……哟,数都数不清。”“不是,不是,是六颗!”孩子们反对。又出现了上次教学活动时的情形,孩子们不理会故事中的内容,他们还是坚持自己亲眼看到的图像(图上画着六颗爱心,而数量6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目了然的),自然故事内容也就相应地变成了他们自己的话,任凭我怎么强调都没用。
无效的纠正后,我干脆不去理会了,六颗就六颗,有什么不对呢?明明孩子们能数清,为什么偏要说“数都数不清”。这不是强迫孩子们睁眼说瞎话吗?既然图像对孩子们的印象是如此深刻,为了尊重孩子,适当地改动故事内容又何尝不可呢?再说这对故事的主题根本没有影响。
于是在我班孩子的印象中,故事《给妈妈的信》结尾是这样的:妈妈和小蜗牛一起数信上的爱心,一、二、三……哟,真多,一共有六颗。这样,孩子们不但体会到了孩子给妈妈写信的甜蜜、妈妈收到信后的温暖,而且也体验到了数数的快乐。而对我而言却悟出了:故事中的语言是千变万化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故事教育时,应采用适合幼儿的“口味”、眼光去发展幼儿的语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62159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