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赵强有着高高的个头、儒雅文静的外表,嘴唇上稀疏可见的黑黑的茸毛,标志着一个男子汉的成熟。可此时,小伙子青春的肌体竟没有一丝的活力,麻木的神经已到了崩溃的边缘:说起话来语无伦次,逻辑混乱,不时瞪着惊恐的眼睛四处巡视,疑心别人在偷听;毫无根据地认为父母讨厌他、要迫害他,和他们在一起他感到中间隔了一大块黑布;尤其到了晚上,他更加紧张……医生诊断,赵强患了心理疾病。
处在畅想年纪的赵强,生命的小舟刚刚起航,尚未遇到惊涛骇浪,为何早早搁浅在岸边?
其实,幼年时的赵强是个智商较高的孩子。上小学后,父母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迫不及待地给赵强戴上了“考好了有奖励,如果考不好,你什么也甭想”的紧箍咒。只要赵强稍有懈怠,就会遭到父母劈头盖脸的毒打,平时的训斥,更是如家常便饭一般。长期粗暴的管教,使赵强活泼的天性慢慢泯灭,变得越来越胆小、孤僻。
让人惊叹的是,赵强的父母都是教师,整天接触的学生与赵强的年龄相仿,可他们偏偏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需求。他们忙于学校的升学率,关注班级学生的成绩,父亲还是多年的先进教师。然而在家里,他们给予自己孩子的则是冷漠或居高临下指责性的“教诲”,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赵强上高三。
始料未及的事发生了。在临近高考的前两个月,赵强突然变得异常烦躁。父母“考好了有奖励,如果考不好,你什么也甭想”的话语总是嗡嗡响在耳畔。特别是夜夜驱赶不掉的梦魇缠绕着他,使他感到郁闷得要窒息。脆弱的神经再也没有承受力,赵强终于病倒了。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赵强的父母在得知独子患了心理疾病不能参加高考的时候,心急如焚,痛苦万分。可苦恼之余,父母是否也感到了些许的愧疚?在孩子渴望慈爱、渴望疏导、渴望倾吐心声时,父母给孩子的又是什么呢?
家长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分数毕竟是学习状况的一种重要反映。但是,如果采取简单化的做法,对于指导孩子学习又没有好处。
当然,哪个孩子不想考好分数啊!可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怎样做才能学得更好。家长只是训和骂,孩子仍然糊里糊涂。有的孩子确实很少玩了,但分数仍然上不去。
分数是个现象,家长应该动脑筋分析分数背后的诸方面原因:
其一,分析孩子的学习水平。
任何一门功课都有三个层面的水平——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词语、定义、定理、公式、基本观点等)掌握的水平;基本技能水平 (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水平);综合技能水平(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考试卷子和平常的作业,可以分析出这三个层面水平的情况。孩子的哪方面差,就重点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其二,分析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学习成绩与非智力因素关系密切,一些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不去,有的是学习兴趣问题,有的是学习习惯问题,有的是意志品质问题,有的是情绪问题,有的是责任心问题。应该具体分析,找准原因。
其三,分析孩子的学习方法。
有的孩子的成绩总在某一水平上难以突破,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也较好,这往往是学习方法问题。应该一科一科地分析学习方法存在什么问题,再采取改进措施。
其四,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
成绩上不去,也有智力方面的原因。我们在本书中对智力的几个基本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进行了介绍,而每个孩子这四方面的能力往往发展得不平衡。有的记忆力强而思维力弱,有的观察力强而记忆力弱,这就需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仔细分析,孩子的哪方面能力弱,应优先训练哪方面的能力,促进孩子智力的全面发展。
其五,分析孩子与老师的关系。
孩子与老师的感情如何对学习影响很大,请您参阅本书中有关专题的分析。
如果家长能够如上所述去分析孩子的学习状况,就不会只拿分数来说事儿了。而且,通过这样的分析,找准了原因,也就有了解决的办法。
在此,给家长提出几条建议:
1 不给孩子简单地定分数指标,在具体指导上下工夫。
有些家长简单地对孩子说:“这次必须达到多少多少分。”这样,除了增加孩子的思想压力,解决不了具体问题。聪明的家长应该指导孩子分析薄弱环节,定好计划,改进方法,越具体越好。当然,要以孩子的主动思考为主,不能强加给他。
2 主动找老师联系,请老师帮助分析孩子的学习状况。
家长应该主动去请教班主任老师和任课老师,越是找不准孩子的学习问题原因的,越要及时找老师讨论,请老师出出主意。个别老师分析不透没关系,还可以请教其他有经验的老师。
3 改变看分数单和谈论分数的方法。
家长明白了分数背后有很多因素,就可以改变看分数单和谈论分数的方法。考试过后,不必天天催着孩子问:“分数单发了没有?”
孩子给家长分数单看,家长应保持平静的态度,可以说:“你主动把分数单给家长看,很好。咱们找个时间具体分析分析这次考试的情况,好吗?”
孩子迟迟不把分数单拿出来,可以启发他:“这次考试应该总结一下,你先考虑考虑,今天或明天晚上咱们一起分析分析。”
孩子的成绩不好,不要简单责备,而应采取理解的态度:“这次没考好,咱们再努力。相信你能自己总结经验和教训。如果你有需要,咱们可以找个时间一起讨论讨论。”
这些做法只是举例性的,相信各位家长肯定会有自己更有效的方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647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