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艺术有什么关系呢?自然主义美学大师桑塔耶纳认为:美是一种价值。对于人类,美是一种愉快,一种满足,美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他还将“美”比做游戏,认为“没有这种游戏人类将不可能健全地存在”。
现在很多家庭为孩子购买了钢琴,还为孩子请了专业家教。但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枯燥的练习往往使孩子不但没学会音乐,反而对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情绪。学习技巧虽然重要,但不可为此牺牲了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力。在教儿童弹琴的过程中,应该时常做一些游戏来增加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认知能力。如在钢琴中央的位置,将红、橙、黄、绿、青、蓝、紫的纸条分别贴在七个基本音的琴键上,给它们起名叫红色的声音,橙色的声音等。每天让孩子弹这些音,一段时间后,孩子很快能区别这些声音。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一般都喜欢涂鸦,但他们只是把绘画看做一种游戏。我们辅导儿童绘画要从游戏开始。儿童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直觉和主观感受,创造自己特殊的绘画语言。他们画的是自己的所感、所知,常把外界给自己的强烈感受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出来。儿童的画常用透明画法,他们选用色彩时不受物体固有色彩的限制,而是用最强烈的颜色去抒发情感。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教师在辅导时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比如教儿童画鱼类时,播放一些美丽的鱼类画面,有好的画面就停住,让孩子画,这样既不像照实物写生那样难,又使孩子感受到写生的乐趣。
在艺术课程中提倡“愉悦性”:艺术课程在大量充满情趣的个人或集体的创造、表演、欣赏、交流、评价等活动中,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信息,使学生尽情、自由地参与多种艺术活动,体验艺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艺术与游戏有着内在的联系,想像和自由创造是艺术和游戏的共同本性。艺术课程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通过有组织或随机的游戏活动,增进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使儿童在游戏中体验艺术。
以上,游戏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80%的低年级学生课余时间用于学习、作业,人均每周用于游戏的时间仅92小时,而在国外有96%以上的儿童课余时间用于运动或游戏,人均每周游戏时间达184小时。我国许多学龄儿童和某些学龄前儿童正每天不停地忙着计算、认字、弹琴、背单词、参加各种各样的训练班……他们的游戏时间正被一些家长无情地剥夺着。家长应该明白,游戏是儿童成长的基本需要,绝不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小事。
游戏可以健体,可以益智,还可以促进儿童整个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家长应重视儿童游戏,鼓励儿童游戏,帮助和指导儿童合理游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68012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