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幼儿发展的资源。适应环境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大内容。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幼儿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
幼儿园开展适应环境的启蒙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最初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在共同的生活中愉快、安全、健康地成长。
家庭教育示例在家里,佳佳有自己的一个“小天地”,这“小天地”里有许多佳佳喜欢的玩具。佳佳玩好玩具后,把各种玩具往玩具柜里一塞就算完事。
1.“小能手”的记录表(中班)
佳佳的妈妈发现幼儿园玩具柜上都贴上了标记,小朋友们把玩具放得整整齐齐。佳佳的妈妈回到家以后,找来了许多小贴纸,贴在了佳佳的玩具柜上,告诉佳佳什么贴纸处放什么玩具,并鼓励佳佳自己收拾、整理玩具。
佳佳妈妈还设计了一份记录表,记录佳佳每天收拾、整理玩具的情况。如:整理得好的打“√”,摆放不整齐的打“”,不愿意收拾的打“?”。通过表格的记录和有针对性的评价、奖励,佳佳在收拾整理玩具方面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评析:有这样的教育谚语:“培养行为,我们收获习惯;培养习惯,我们收获性格;培养性格,我们收获命运。”可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是给孩子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人小,可塑性很大,容易先入为主,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然而,幼儿把玩具玩得到处都是却不收拾,或者玩好玩具后把玩具随便往柜子上一放不整理的现象在家庭中普遍存在。佳佳的妈妈受到幼儿园的启发,在培养佳佳良好行为习惯时,恰当地运用了创设情境法、行为练习法、表扬批评法等,使佳佳的行为得到了转变。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做到持之以恒。示例中的家长运用表格记录法,较长时间地记录、评价佳佳的行为,促使佳佳的良好行为习惯得以养成。
2.爸爸不见了怎么办(中班)
星期日,爸爸带着玲玲去公园玩。在游乐场,玲玲一会儿玩滑滑梯,一会儿玩攀爬,玩得非常开心。这时,爸爸悄悄地躲到了暗处,偷偷地观察着玲玲。
当玲玲玩了一会儿,发现爸爸不见的时候,急得大哭了起来。“爸爸,爸爸”玲玲一边哭,一边找,可玲玲的爸爸强忍着心疼,继续在暗处观察着玲玲的举动。
这时,玲玲好像想起了平时爸爸对她说的话,停止了哭声,找到了公园游乐场的售票处,向售票员阿姨求助。售票员阿姨边安慰玲玲,边打电话给公园的广播室。这时,玲玲的爸爸及时出现。玲玲看见爸爸,委屈地又哭起来,爸爸抱起玲玲,直夸玲玲聪明能干,玲玲破涕为笑了。
评析:生活中总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家长有责任向孩子传授一些安全常识,教孩子一些避开危险的方法,帮助孩子积累安全生活的经验,注重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示例中爸爸故意设置情景,给予孩子刺激,并观察孩子的反应,让孩子在真实的情景中亲身体验并积极应对,从而积累自我保护的经验。
家长外出时,向孩子介绍一些安全设施,引导幼儿认识安全标志。与孩子一起建立“我家的安全措施”,并认真地加以落实。将一些常用的急救电话号码张贴在家中的电话机旁。教幼儿学习发生意外时的自救方法等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74434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