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国家长60%为孩子活 如何做最好的家长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父母学堂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海淀区在校中小学生有22万多人,在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儿童有将近5万人,在他们身后是20多万个家庭,40多万名父母和上百万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日前,海淀区教委主任孙鹏在谈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时表示,孩子的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单方面努力的结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形成合力,才能使孩子更健康、更愉快地成长。

对于家庭教育目前的状况,孙鹏主任表示,家长的学识文化水平和家庭教育确实有很大关系,但就个体而言不能画等号。因此,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有些家长说不出来,但是做得出来;有些家长能说出来,未必能做出来,而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复杂性。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孙鹏表示,作为家长,一定要知道学校教育在做什么。有些家长不太了解学校的工作,这样他对子女的教育就会与学校教育不同步、不协调。“社会矛盾造成了家长的焦虑,一部分家长和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乃至同政府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一种叛逆或者一种心理的不平衡。”

造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同步的现状,还有学校教育的因素。教育起码有三个环节,第一个叫有教无类,这是前提,作为教育应该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的服务。第二是因材施教。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才能有第三个目的——人尽其才。“温总理到三十五中考察时作出评价,现行的教育体制不能人尽其才,我认为主要就出在学校这个中间教育环节上。”讨论其原因,有人认为是中国大班制教育所致,但试想,如果我们真做到了每个班20余人、10余人的时候,就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吗?也不一定。“我们现在的教育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工厂式加工的模式,个性实足的孩子在学校教育中被磨去了棱角,变成了基本一致的成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有社会背景,有教育体制的问题,也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从教育内部上来说,我们存在着用全面发展代替部分发展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用共性代替个性等问题。

因此,对于家庭教育来讲,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要过度,包括过度放任及过度干涉。二要防止片面,不能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判断孩子优劣的标准,有的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片面性,不能同学校教育有机协调。

花最少的时间教育最优秀的孩子

“中国的家长60%基本上是为孩子而活,而且活得很难,家长难、孩子难、老师难。家长现在的难处和以往大不一样,过去三个兄弟、五个姊妹,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如果教不好怎么办呢?于是家长就在教育上‘推波助澜’。”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表示,其实,作为家长要想轻轻松松地教,就要学会“抓大放小,克服圈养”。很多事情,孩子自己可以操作,家长什么都包办,孩子反倒学不好。此外,“圈养”也是现在家庭教育中很严重的问题之一,很多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只有学习,其他事情都不参加,这样孩子很多东西就学不会,因为他只是在读书、在考试、在做作业。如何抓大放小,让孩子快乐成长呢?第一件事,帮助孩子会学习,第二件事就是让孩子懂事、负责任。如何达到这两个目标呢?就是要把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在学习过程中,抓过程,提升结果;要把做人的良好习惯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培养人。

海淀区教委孙鹏主任也建议家长,不要以成人的标准衡量孩子,不要以自己的水准要求孩子。“身为家长,如果属于事业成功者,就不能硬性要求孩子必须达到或超过自己的水平;假设家长的人生还存在一定缺陷,也不能把孩子当成弥补自己人生缺陷的替补品——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一个很大的问题。”另外,不得以说教者的身份对待孩子。教育界有一个“潜规则”,就是蹲下来和孩子眼睛平视地说话,成人不应该站在自己的高度上向下和孩子说话,让孩子仰头看你,这本身在人格上就是不公平的。

了解孩子的学习类型

每个人的行为方式都依存他生命的自觉,孩子们也同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类型,不同类型的学生,其行为模式各不一样。清华大学出版社研究员、北京舞蹈学院客座教授王晶提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可能经常有意无意地被长辈误读,成人自己可能也在误读自己的孩子。

学龄青少年的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但王晶提醒家长,首先应该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类型。孩子只有按照所属类型的行为模式去发展,并能够最大化地用他自己最佳的渠道去学习,才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的学习类型大致分为三种。首先是视觉学习型的人,占到人群总数的三分之一。视觉型人的一个最简单的特征就是语速快,而且要看着对方说话。同时,视觉型的孩子从小非常听话,一般来说不做越格的事,他是幼儿园、小学最听老师的话,认真复习、认真写作业的这类孩子。但是这类孩子更喜欢在一个安全的体系内学习和生活,在创造能力上恐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于这些孩子,家长应该让他多与人接触,拓展他们的勇气;同时伸展他们对社会的触觉,让他们不断成长和壮大。视觉型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要多做复习,少做预习,因为他完全能跟得上学校的教育,无论是小学还是高中

第二类学生属于听觉型,占到人群的20%至25%.这些孩子在传统的课堂中是不占便宜的,他们以听为主,主要特点是不爱说话,说起话来很慢,而且往往说话时不看对方的脸。对他们来说内心世界是很重要的,往往容易表现出来不合群。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听觉型的孩子,就要给孩子一个支撑,一个沟通和帮助的渠道。首先你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有一个改变。有的家长经常说,跟孩子说了半天,孩子一点反应也没有。要知道,这是这类孩子的行为模式。听觉型的孩子,我们最好的帮助就是发挥他耳朵的特长,比如多放一些录音,包括历史、地理、英语诗歌、辞赋,提升他听觉认知的能力。

第三种类型就是触觉型,往往就是小学、幼儿园里的淘气包,总是不断地在惹事。这些孩子往往让家长特别头疼,但其实他们是很聪明的群体。他们生命力强健,他们关注的东西非常多,具有创造性,只是可能不适合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他们采用身心互动的模式,有的时候学东西很慢,但是他通过摆弄,一旦弄懂以后很难忘记,这叫做肢体参与学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751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