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伊始,我给孩子整理书架,见几本“奥数”书孤零零地立在一隅,已然蒙尘染垢。来美这一年,光顾着适应这里的学习和生活,忙着补习语文、数学课本,“奥数”基本没碰。眼看从国内带来的华罗庚学校教材三年级版就要过时(相对于孩子的学龄),我准备在假期里让孩子接触一下这潭深水,试试水深水浅,长点水性。不知道美国有没有“奥数”补习班,也懒得去打听,还是自己做“家庭老师”吧。
有一流行词叫“草根”,据说是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释义是“群众的,基层的;乡村地区的;基础的;根本的”。中文“草根”大抵也是这样的意思,即“非主流、非正统、非专业或曰爱好者”。在美期间充当孩子的“老师”,应该也算是“草根”了,既然已经“草根”了语文,“草根”了数学,甚至“草根”了钢琴,现在再“草根”个“奥数”又何妨!
然而,能称“草根”者必有过人之处。本人则不然,做“草根”老师实在是条件使然,勉强为之。只是,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也得“草根”得像个样子,至少得明白自己“草根”的是什么样的角色,更要明白“奥数”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来美前,曾未能免俗地追了个“风”,给孩子报了个“学而思”的提高班,不过,仅上了三次课就接到通知要出国,只好将余下的课送小朋友了。幸好那三次课我是每堂必旁听,自受益颇多,就是那让人憋闷的痛苦记忆,也可作为“草根”时的极好参考。记得上第三次课时有一道题,大意是大人小孩、大熊小熊要过河,只有大人和大熊会划船;熊会吃小孩,不能单独待一起;船一次最多只能载几(忘了具体数字)人(熊),问要怎样过河。那年轻的女老师,手拿教案纸,一步一步地认真给孩子讲解,孩子听得入神,家长也跟着听得着迷。我一个不小心,思想有点游离,却恰恰在这时发现了“新大陆”——已经过去五六步了,才有两个东西过去(好像是大人和小熊),这叫什么事啊?难道是“好事多磨”?老师开始时很清醒,说得眉飞色舞,到了后来几步,自己也有点糊涂了,差点乱了阵脚,幸好有教案在手,才一步步地勉强讲完,大小人、大小熊都顺利过河,数数,用了十多步呢!我这揪着的心这才落到肚里,却又觉得不爽——如果这就是“奥数”,这就是“奥数”教学,还要让孩子继续学么?到底这门课要教会孩子什么?忍不住跟旁边一孩子爸轻声聊起自己的感受,那位家长深有同感,甚至还说“‘奥数’就是这么万恶,实在是摧残孩子”。课后跟孩子交流听课感受,意想不到的是,孩子居然说最喜欢“人熊过河”这道题了!我百思后方才悟出:一, “奥数”的精髓(或本真)确实是在传递一种思维的力量,题目本身质量如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解题的思路,那才是闪光的东西,切不能一叶障目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细想一下,“奥数”本身有善可陈:它本是要弘扬一种精神——“更高更快更强”,也是要宣扬一种理念——数学思维是可以训练的。不过对孩子来说,培养这种精神,必先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训练这种思维,亦需有一定的数学常识。二,家长与孩子的视角和感受不同,不能轻易将家长的感受强加于孩子。多年来,因为“奥数”跟升学和择校持钩,与重点中学实验班挂钩,它的存在,似乎已淡化了最初的宗旨,且渐行渐远。多少稚气未脱、乳臭未干的孩童,在家长无奈的逼迫和引诱下,早至幼儿园起,就在“奥数”这块土地上孜孜耕耘,问起孩子的感受,或欣欣然乐在其中,或悻悻然深恶痛绝。
要想使学习得以“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维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切不可在不适当的时候用所谓的难题使孩子望而却步,亦不可用升学的压力使孩子过早担负心理的沉重。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揠苗”未必“助长”。过早涉猎、操之过急,都会事与愿违。
明白这些道理之后,我暗下决心,要小心地将“奥数”推介给孩子,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让她在数学之门更好地遨游。
不料,就在我踌躇满志之时,一阵风吹来,搅乱了“军心”。7月初,成都媒体爆出猛料:针对“奥数”培训的疯狂现状,成都市教育局将出台相关政策,彻底封杀“疯狂奥数”。紧随其后,重庆等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下决心向“奥数”开战。北京市教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将有可能借鉴成都的做法,并在中小学办学秩序整顿中加以考虑。
一时间舆论哗然。家长们或隔岸观火,或心急如焚;专家们或乐见其变,或忧其实效;老师们或自危“钱”程,或如释重负;孩子们或拍手称快,或失望惋惜。“奥数”何以成为众人诟病讨伐的对象,自是不言自明,北京一大学教授语出惊人:“‘奥数’之害远甚黄、赌、毒。”然而,多年来“奥数”市场如此火爆,甚至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培训机构和名校悄悄搞起“联姻”,盘根错结的利益关系岂会因各地“明令”而即刻烟消云散?体制改革岂是靠一纸禁令就能一蹴而就的?
静观,有时会延误战机。还是有所作为吧。既是“草根”,顾忌就少。只要回归“奥数”之本,就算今后真是升学与“奥数”无干,培养一下数学思维能力、增加解决难题的信心,何尝不是件好事?只不过费点心思、花点时间而已。
波澜过后,静下心来,开始“草根”奥数。
从三年级那册开始吧。仍以“速算”开头,想必是为了“由简入难”吧。“速算”,说白了,就是适当运用运算法则,好算的先算,不好算的再说。这个以前课本上就接触过,再加上在“学而思”那三节课里老师多少已经讲过,所以“草根”课堂还很顺利,给孩子巩固并增加了技巧之后,诸题皆迎刃而解。
刚弄完这两讲,我突然发现下学期的数学课本中“乘法”一章明明白白地列出了“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草根”本性又现,心中不由暗忖:难道“奥数”宗旨中的“更快”即是指将以后要学的东西提前?网上传有“专家”(也许是“专门为难孩子的大家”)扬言,要将“概率”引入“奥数”,说好听点,这叫揠苗助长;说难听点,真正是为难孩子!如果去年就学这三年级版,一定要多费点劲,现在若配着四年级的课本学三年级的“奥数”,没准还有水到渠成之效。反过来说,刚学过这个速算,待学四年级课本时肯定就会更容易一些。干脆“草根”到底,跟孩子说,别对“奥数”另眼相看,以为它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它也是数学,是专门教咱们如何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更快更准确地解答数学问题。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再“草根”,这也是老师的话啊,再说,还有“妈妈”的头衔呢,岂有不听之理?不过,接下来的“教学”真的是得心应手,孩子也越来越爱学了,不再视“奥数”如猛虎,而是常执书于手,沉思后即兴奋地握笔作答。
既然“草根”,就不必拘泥形式,不必按部就班,这是“草根”的好处之一吧!我按自己的喜好,从附在每讲的习题里精挑了几道有代表性的题,让孩子解答,若顺利则罢,若还有疑惑则继续挑题作答。此外,将一些雷同的讲座合并,总结出其共同之处一并讲解,既对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归类,找出了事物的本真,又省了时间、省了精力,可谓一箭数雕、事半功倍。比如“爬楼梯”问题和“植树及方阵”问题,说得都是“多一少一同一”的事,只要跟孩子强调,有一些实际运用中的数学问题,“间距”和“个数”有时相同、有时差一,自己好好省题,画画草图,把关系弄准确,再解答题目中的问号,就不会错了。至于那些诸如“株数与间距”关系的公式,还是免了吧!死记硬背,还不如画图理解来得快速、来得准确。从孩子答题效果来看,我的“草根”思路还比较奏效。
学到“一笔画”时,我真正地“草根”起来,小时没学过这个,大了也没涉及过这个,怵啊!怎么办?现买现卖呗!再说,那三次“学而思”的课里不是也讲过一些么?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孩子对这个还真是特别感兴趣,牺牲了一个中午的午睡时间,自己先“钻研”起来,重要的地方还用笔画了道道。待我坐到桌前,她“小人家”竟然将后面习题都“画”出答案来了。我一阵惊喜,忙问她对“一笔画”有何心得?她却嗫嚅半晌也没说出个究竟。我又失望了,看来,“小小的脑袋”光有热情还是不行的——虽然作业做对了,那可是靠感觉蒙的。耐心地将教材中最重要的“奇偶点”概念跟“小脑袋”细说一番,她这才“一点通”似地惊呼:“哦!原来是这样的啊!”通过这件事,我再次“草根”了对“奥数”的理解:直观的图解更吸引孩子,将抽象的思维寓于直观性强的图形中,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看看后面目录,还有不少讲呢,任重道远啊!不过,见孩子喜孜孜的样子,我还是信心满怀的。不管国内培训机构如何专业,这里鞭长莫及,想够也够不着,就只好“草根”着,吃不着葡萄也能觉着葡萄的甜!话说回来,也许国内的培训机构在被迫日益收敛呢,可“草根”的,就没有人管了吧?——照学不误,快乐着自己的快乐,让别人犹豫去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759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