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换位思考是我们人生中所交流的一种方法,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往往更能培养其孩子宽容、大度的心态,也更易受到周围人的拥戴,增强亲子间的关系,以下就通过一个小实例来看下吧!
【教子个案】
妈妈在厨房做菜,章同在一旁看着说:“妈,火太大啦,我见食谱上说鱼煎糊了,味道会发苦的。”妈妈对他说:“我都知道,不是不好控制嘛。你快出去,念念叨叨的真烦人啊。”章同马上说:“您也知道烦啊,那我以后干活,你可别念叨我,我就拜佛了。”
妈妈笑着看着章同,说道:“小鬼头,刚上高中,就开始学会批评妈妈啦。我们以后都多顾虑点对方的感情,这样更好。”章同听了很高兴,说:“妈,那我出去了,您安心发挥厨艺吧。”
章同最近总觉得妈妈太唠叨,可又不好说。他便想出了这个法子,让妈妈也学学换位思考,能够多考虑一下他的感受。
【专家剖析】
亲子教育换位思考能力是人际沟通中一种重要的能力,它能够体察对方的感触,理解对方的出发点及情感,让交往更顺畅、合作更顺利。孩子能够贴近他人的心,就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摩擦和隔阂。事实证明,人际交往无法顺利实现,同缺乏换位思考能力有直接关系。
培养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同时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宽容心及同情心。面对他人的错误,孩子能够换位思考,就能原谅他人的过错,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早日从个人怨恨情绪中走出来。换位思考能力,可以让孩子看到弱势群体,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愿意及时伸出援手。
换位思考能力就是顾虑他人的情感,不以自我为中心,不陷于自私自利之中。孩子具备了这种素养,会对人更有容忍度。对人、事更具同情心,成为一个让人乐意接近、乐意扶持和帮助的人。孩子能够通过这种能力,获得好人缘,经营一个更和谐、稳定的人际圈。
生活中的任何矛盾、误会、隔阂,都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只是因为缺乏相应的沟通,缺乏必要的理解,从而让事态陷入僵局。孩子要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就要知己知彼,从自己的角度、他人的角度综合考虑,找到共同契合点,从而让问题迎刃而解。
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都需要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来帮忙,离开了它,孩子会渐渐陷入孤立、隔绝、刚愎自用。
【给妈妈的教子建议】
建议一:让孩子学会尊重、悦纳他人
一个不尊重他人、无法悦纳他人优、缺点的人,也就不会懂得换位思考。能否站在对方的角度、位置、立场去思考问题,离不开尊重二字。孩子唯有先学会尊重他人,哪怕是自己的敌人或手下败将,进而才能进入换位思考的境界,悦纳所有的人。
建议二:培养孩子的分享、合作能力
孩子在与人分享、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增强换位思考的能力。孩子懂得与人分享,就是能把对方放在心上,愿意和他一起分享。孩子要维系合作关系,也要懂得换位思考,才能达到合作的最佳效果。
周亦航看见妈妈买了一个大榴莲,高兴坏了,他赶紧宣布:“这个榴莲是我的,我要一天吃一点,直到吃完它。”妈妈说:“以后就不新鲜了,吃着不香啦。”妈妈提议,大家分着吃,如果明天大家还想吃,再买一个新鲜的回来。周亦航觉得不错,同意了和父母分享榴莲。
孩子的分享、合作精神,要从生活细节中培养,妈妈平时就不能鼓励孩子吃独食、霸道,要让他学会与人分享。妈妈也可以请小朋友到家做游戏,让孩子学人与人的合作交往,锻炼换位思考能力。
建议三:孩子要清楚自己的份额是多少
亲子网衣食住行方面,妈妈都别让孩子搞特权,要让他明白自己的份额是多少。妈妈不能包办、溺爱孩子,纵容他的“自我中心”意识,防止他的眼里、心里只有自己,容不下他人。
每次吃东西、分玩具或外出旅行,妈妈都应该公平、公正,讲明每个人的份额标准,把孩子也看成家庭整体中的一员,和大家共同承担责任、义务。孩子在不享用特权的家庭环境中,才能学会感恩,不额外要求满足私欲,更能为他人着想。
建议四:鼓励孩子从事群体、对抗性活动
群体、对抗性活动,能让孩子强化集体意识,学会配合同伴,在行动时不单单关注自己,也能考虑到集合大家的力量,学会配合对方行动,获得团体胜利。
陈超上初中了,越发喜欢打篮球,妈妈对此很支持。小区里有个篮球场,每天放学,陈超会带着篮球去练习,不到一个月,他就结识了一帮篮友,大家经常利用周末打对抗。陈超知道一个团队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获胜,他每次打比赛,总是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大家觉得陈超能顾虑到每位队友,能够团结大家,就推选他做了队长。现在,陈超越发觉得,能够配合好,能够考虑到对手的意图,是打赢一场比赛的关键。孩子在群体、对抗性活动中,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强化他的换位思考能力。因为,在一个集体中,不懂得换位思考、配合他人,就无法有效执行集体任务,从而很快被团体排除。
总结: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去看待,考虑问题,在交往的同时不仅减少了障碍,也提高了自己的宽容度,心胸更宽广,更加的有领导精神,增强团队的意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95514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