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A+ 级的六岁的健康的心理人,应该具备下面六个方面的能力。
一、健康的自主意识
婴儿出生到大约15 个月都不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当一个七八个月的婴儿抱着自己的一只脚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他就像在享受一个随手抓来的玩具。他也不知道自己向前爬离一个玩具,玩具不会自动跟着他。如果你把他放在镜子前,看见镜子里的小孩,他会好奇兴奋地伸手去抓。到了15 个月以后,幼儿才明白过来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自己原
来是身体各个部位的指挥,看到镜子里的人也知道那是自己。这可是个不得了的发现。你见过镜子前的小猫吗?它快乐地与镜子里的小猫玩耍,一辈子都没有自我意识。
这个惊人的自我发现让孩子开始把自主的意识从身体领域延伸到心理领域。“啊,我往这边爬,不能保证妈妈的身体和我一起移动。那我要是想一件事,妈妈会这样想吗?”好奇的孩子当然没有那样的语言能力去问妈妈心里怎么想。但他发现,当自己从地上捡起块饼干要往嘴里放的时候,妈妈会说“不”;当自己抬手打了一下旁边小朋友,妈妈也会说“不”。“哇,妈妈的想法竟然跟我的不一样!”这种发现让他激动不已。孩子会创造机会让妈妈说不,让更多的人说不,让自己说不。很快便发现很多人的想法和自己不一样。这时,他的自我意识发展就上升到了心理思维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领域。“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啊!”
既然有了“我”,怎样才能让自己强化这个“我”呢?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在小小的世界里划分出自己的地盘,搜罗一堆属于我的东西。“我的!我的!”是两三岁正在惊喜于发现自己的孩子的口头禅。有的孩子不说这话,但也特别爱“霸占”东西,不管是不是自己的。
我带两岁多的莉莉在中央公园动物园看北极熊。站在一群人里的莉莉突然指着远处正在大石头下晒太阳的北极熊说“我的!”听见的人会意一笑。还有一次在玩具店,一个摆满布娃娃的架子前,我突然听到坐在婴儿车里的莉莉指着架子上的娃娃对另一个年龄差不多的小姑娘厉声大叫,“我的!”我窘迫极了,赶紧向小姑娘的爸爸道歉。他不当回事地一笑,“没关系,我女儿也这样。”
孩子天生喜欢自主
孩子天生就喜欢指挥“自己这个人”做事,也就是我们说的自主。独立自主的精神是健全自我意识的重要一部分。
多年前,心理学家卡罗琳• 罗威-科利尔刚刚成了新手母亲。儿子六周的时候一个亲戚送了一个床头转铃。如今这种玩具大多是电动的,一按按钮,小动物们就随着音乐旋转起来,孩子们喜欢盯着看。那时候,都是手动,一会儿就得上次弦。卡罗琳想偷懒,就用一根布带,一头绑在玩具上,一头绑在孩子的右脚腕上。孩子的身体无意识扭动时,发现玩具也动起来。孩子便动来动去地试验,发现自己的右脚腕和玩具有关系,很开心,继续踢腾右脚。
踢累了,孩子睡了一大觉,醒来睁眼一看见那玩具,右脚就开始踢腾。她心中一惊,“这不说明他记住了前一天发生的事吗?”所有这样大的孩子都有记忆吗?他们的记忆能保持多久?他们的记忆和大人的有何不同?
总之,利用把孩子的脚腕和某种玩具连起来作为基本的实验方法,再变化两次实验相隔的时间,变化玩具的形状,甚至婴儿床上的摆设,卡罗琳和其他心理学家历时数十年作了大量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婴幼儿记忆的秘密。和大人一样,从出生起婴儿就有记忆能力,时间越久,记忆就越容易消逝,但如果给他们一点提示,他们又会记起来。
这件事和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有什么关系?它说明人类天生就有控制环境的冲动。
就像上面那个故事,孩子之所以见了玩具就踢腿,是因为他突然发现“哇,我可以让这玩具转起来,发出好听的声音”。当然,这么大的孩子还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但他会朦胧地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某种自己可以控制的动作,会导致周围某件事情的发生。发现自己竟能控制周围的局势,是件让孩子万分高兴的事。这种感觉和相关的行动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积累起来,造就了人类的自主意识。
帮孩子建立生活的秩序感
自主意识随着孩子长大,在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表现。一个一岁多会爬会走的孩子,会通过东爬西走,去自己想去的那个角落,或触摸到自己想触摸的东西。爬来爬去、摸来摸去的活动逐渐让他们在15 个月左右产生了身体的独立意识。
之后,他们下一阶段的任务是争取心理的独立。和爸爸妈妈在街上走,他看见马路边上的蚂蚁,要蹲下看,父母虽然不感兴趣,但在旁边等着,满足了他的这个愿望,他就产生一种感觉,“我和别人的爱好可以不同,并且我的爱好可以被满足”。如果大人在那个时候说“快走,快走,几只蚂蚁有什么好看的”,并把他拉走,他就会产生一种感觉“我的爱好无关
紧要”。这种事情如果时常发生,孩子的自主意识就会减弱,就不会去敏锐地观察环境,发现喜欢的东西和事情。
当一个三岁的孩子在公园玩得开心,不想回家,他在练习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当一个四岁的孩子自己在静静地摆弄几个小玩具娃娃或飞机,按自己的想法来玩,他是在增强自己的自主意识。
自主不等于为所欲为、不听话、执拗。真正的自主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家长的一个责任是帮助孩子建立生活秩序感,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上学的时候上学,睡前要刷牙洗脸,适度、合理地和周围的人分享。孩子学会在这些时候约束自己的行为,他们的自主意识才健康全面—我知道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但是,只有当孩子天生的自主愿望得到足够的满足,他们才能在家长的引导下学会在某些事情上约束自己。当孩子的行为过多受控,他们会选择在不该反叛的时候反叛。比如该出门了,孩子可能故意拖拖拉拉;过斑马线,家长让快走,他反而慢走;在家看起来事事听话,到了学校却为所欲为。这样的行为表示孩子的自主意识还处在混乱无序的阶段,有待完善。
一个六岁的有健康自主意识的孩子是自己生活的导演。他在家长为他设立的日常生活的大框架下自主地生活,比如什么时候该睡觉、拜亲访友、做家务、去幼儿园等由家长合理地安排,但是框架下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主导自己的生活—睡觉前和刚起床后干些什么,去亲友家时带点什么玩具和书来消遣,穿什么衣服,是不是四处热情地和大人打招呼,把饺子
包成什么样,等等。
一个六岁的有健康自我意识的孩子脑中自然而然呈现的口头禅是“我想做”,“我能做”,“我能试试”,“我要说服他们”,“有时我也要放弃自己的想法”。
心理自主最宝贵
自主分身体自主和心理自主。最宝贵的是心理自主。
一个六岁的孩子,他能一个人上幼儿园,一个人去给家里买东西,是一种身体的独立。但更重要的是意志的独立。那就是他会主动去找事情干,想出事情干,耳边没有一个声音总在说“不”。干事情时他先采用尝试过的方法,发现不灵会尝试新方法,耳边没有一个声音总在出主意。他是一个主动的孩子,一个有了人类灵魂最重要的成分—自主意识的孩子。哪
怕他不敢一个人上学上街,他仍然有一颗独立的心。相反,那个一个人去上学的孩子也许是不得已,他的行为就不是自我选择的,称不上独立。
送六岁的莉莉上学,我们会聊天、看人、看景,我还趁等车时让她读中文字卡。当她非要驻足观看地铁里的击鼓艺人,非要拿一块钱放到艺人的钱罐里,她在行使自主权、增强自主意识。当她和我们一起旅行,她选择观察哪个景色,在哪个角落拐弯,回答哪个陌生人的问题;当她回家向我诉说学校里的烦恼,和我辩论一个问题,要求我别穿某件衣服,她也是
在行使自主权、增强自主意识。很多家长把身体和精神独立混淆,以为一个六岁的孩子能自己上学,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能一个人外出旅行,一个中学生一个人能在国外居住读书就是独立。这些都是我不会做也不敢做的事情。我十七岁去北京上大学前,几乎没离开过居住的小县城一步,但上大学后,去北京、出国,一点障碍都没有,因为在那个小县城狭小的家里,父母总是尊重我大大小小的选择,养成了我心理上的独立。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最重要,千万不能忽视。
自主意识让孩子受用终生
六岁前孩子发展出健康的自主意识,终身受用。
自主意识强的孩子不会见到别人玩什么他也学,见到别人学什么他也要,看到别人不公平对待一个小朋友他也跟着起哄。因为有独立的思维能力,他会选择并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会力排众议去为一个受欺负的小朋友鸣不平,他会产生很高的道德情操。
自主意识薄弱的孩子,碰到新人新事物容易不敢尝试,盲目模仿,没有自己的主见。不仅不能成为领导者、创造者,甚至接触了负面的行为和人,还很容易误入歧途。他们遇事容易气馁而引起别人的嘲笑,导致自尊心受伤害。因为自卑,会自动放弃很多学习成长机会,变得“穷者越穷”。
如果六岁以后的成长期周围环境没有改变,孩子天生的自主意识会继续消减。当别的孩子正是长大成人自强自立的时候,这些孩子还在等着别人指挥或照顾。不然,他就不知所措,失去生活的动力。健康的人生是靠自主意识来推动的,就像机车要前进需要机油。
缺乏自主能力会影响孩子对具体事务的处理能力。
在我的儿童中文班上,孩子们每星期都有中文家庭作业。每次来上课,几个老师分头给孩子们一个个当场改作业。由于是当场改,又和孩子有充足的互动,老师们对每个孩子对家庭作业的态度,完成作业的方法和技能了如指掌。几年下来,老师们都感慨孩子们的态度和行为竟差别这么大。
碰到一个中文词忘了怎么说,碰到一个中文句子翻译上卡了壳,有的孩子就呆呆地坐在那里被动地等着老师告诉他们答案,有的孩子则急着冲老师大叫“别告诉我!别告诉我!我要想想”,有的孩子会自然熟练地在作业本上或自己的小笔记本上找线索,有的孩子根本没有通过找线索来解决问题的意识。
每堂课下来,主动和被动的孩子收获很不一样,一年下来,两种孩子的水平就大相径庭了。令人吃惊的是,有些四五岁的孩子会比六七岁的孩子更主动,学习能力更强。
前面描述的儿童学习的主动行为,不光小学生需要,大学生也需要。
我教大学已经二十几年了。和我接触的大学生有的是我班上的学生,有的是我的研究助理,有的是我研究观察的对象。有中国的、波多黎各的、多米尼加的、美国本土的;有常青藤的,有两年制社区学院的。主动性强的学生总是用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态度来应对学业,课外自己也学很多东西,因此学习成绩就好。被动的学生很挣扎,再出色的老师也提不起他们的精神,不喜欢你问他问题,自己也不会提问题,事事要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光课堂内的学习就让他们应接不暇,更别提课外的知识和能力了。因此他们成绩平平,常常有不及格的危险。
在大学一年级的课堂里,我观察到一个英俊的男生,上课讨论回答问题似乎想法不少,但期末短短的一小篇文章他都写不出来,老师只好给不及格。我去找他谈,他马上坦率地和我说,他对学习、生活没什么兴趣,写东西很难,并让我看他手提电脑上的文档里已经写好的两小段,有些观点,有点词汇量,但他说:“我怎么就没有自制力去把想法表达完整,把
文字组织好呢?”看来他要完成大学的学业是非常困难了。他缺少的就是一种自主向上的意识。
我还在读博士的时候,认识了一家华人。六岁的小男孩看着很乖,很安静,听说学习很好。谁知上了中学开始出现厌学,提不起精神做事,好不容易挣扎着上了大学,一年后就因为心理问题不得不退学,待在家里无所事事。父母开始打击很大,接受不了,但后来毅然决定负责到底,养他一辈子。显然,这个年轻人已经丧失了生活的自主意识,而他的父母将终
身承担这个后果。
自主能力的缺乏会影响整个人生态度。
2010 年的早春,耶鲁大学东亚研究系21 岁的大学生从和我的办公室一街之隔的帝国大厦86 层跳楼自杀。我不止一次地盯着报纸上他的照片,小伙子面庞英俊,笑容璀璨。从那个早春之日起,这个年轻人在世界上的踪迹就消失了,因为他已经完全丧失了生命的自主力。
我北大同班同学,毕业后就有一个跳楼自杀,一个进了精神病院。那位跳楼的同学学习特别好,一进大学就跳了一级,和二年级的我同班。挣扎着还当不了中等生的我某天考试前,有个比较难的英文单词又忘了,在哲学楼前赶紧追上这名优秀生询问,她脱口而出把词拼了出来。至今,我脑中都很难把这个优秀的大学生和那个从几十层高楼一跃而下、觉得这个
世界太无聊、自己太无助的绝望的年轻人联系起来。
你也许会说,干吗举这些极端的例子,毕竟这是少数孩子未来的结局。但是,我要是说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孩子心理感觉和这些少数人一样,只是他们没有力量和胆量选择轻生,你又如何想?
美国自杀防御基金会报道,美国每年大约有1100 名大学生自杀,尝试过自杀、有自杀念头的超过10000 名,占大学生总数的10% 以上。自杀是大学生意外事故之外的第二大杀手。
这些年轻人问题的根源可能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对自己的生活、生命已经没有兴趣和能力做主了。
自主让孩子能够应对各种挑战
自主是任何文化的孩子都有的自然需要,是人类的天性。
一位有个二十岁儿子的漂亮中国妈妈诉说了自己的苦恼。她本人事业有成,便自作主张给“没太好的别的出路”的儿子在自己公司里安排了职位。没想到儿子干了没几天就辞职了,扔下一句话:“我不想在你过度照顾的阴影下生活。”可是,没几天孩子又来找妈妈要生活费。妈妈非常不理解地向我一遍遍重复儿子的那句不要她照顾的宣言,对于孩子把“照顾”和“阴影”挂钩无比纳闷。对我来说,这个孩子还在独立和依赖之间艰苦挣扎。人的天性让他向往独立,通过辞职来争取独立。但是,他又没有培养出独立的能力,看不清独立的手段。他的道路还很漫长。
一位有个四十几岁儿子的中国妈妈,感慨老两口和儿子的关系很畸形。“他既很依赖我们,又很鄙视我们。”我心中一惊。“鄙视”可是一个很重的词。“因为他觉得我们没有及时培养出他的独立性。”多么深刻的分析,出自一个中专教育水平的普通母亲。
现代生活很复杂,没有一套我们可以直接传给孩子的“生活圣经”。做父母的必须承认,尽管我们认为自己很有知识,很有远见,人格也不错,但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有看透未来生活各个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说,你以为自己很能,给孩子出谋划策,让他按你替他设计的人生目标前进。其实,目前的世界变化那么快,就拿职业来说,我们听都没听说过的职业一个个诞生,全球化的发展让山东小镇和美国阿拉斯加的孩子齐聚一个平台上竞争。物质生活的便利夺去了前辈人一些简单的挑战和从中得到的满足感,让成年人的心理世界遭受的挑战变得比以前复杂很多倍,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变得空前重要。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与时俱进,像几十年前的家长一样判断孩子未来一生需要什么是不可能的。那为什么不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在快速多变的复杂社会里头脑清醒、观察敏锐、善于判断的人呢?我们没能力替他们想到做到的让他们自己去做好了。但前提是我们给他一个独立的意志和自主能力。孩子天生就有这个愿望,只要我们不抹杀就好了。
二、对家人和生活环境怀有亲近感和安全感
大自然给了孩子一个警觉的大脑,来增加他们的生存几率。孩子来到世间,一大要务是给首次见到、接触的人、物、事件一一贴上情绪的标签。当一个地方、一个人被贴上了正面情绪(Positive Emotions)的标签,孩子身处这个地方或接近这个人会觉得安全、温暖、有爱。当一个地方、人被贴上了负面情绪(Negative Emotions)的标签,孩子身处这个地方或
接近这个人会心生不安全、冷漠、害怕的感觉。人脑中部有一个“杏仁体区”,专门做这件事—把情绪和人物地点挂钩。
大自然也给了孩子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帮助他们去尽可能形成正确的判断。一个月大的婴儿看一张人脸时,目光会散乱地扫描,看看眼睛、下巴、头发,再集中在下巴和头顶。两个月大的婴儿看一张人脸时,目光会集中扫描眼睛和嘴巴。短短一个月,他们已经发现了眼睛和嘴巴是大人传递情感和信息的要地。他们利用“看准地方”来搜集信息、琢磨大人。
当你眼中、言语中透出的是关切、热情和爱,孩子就加强了给你贴正面情绪标签的决定。当从眼神和言语中难以捕捉到这些情绪,孩子就无法作出这个决定。
关爱的眼神、悦耳的言语、温柔的触摸、及时的安慰让孩子形成了对主要照顾者的良好印象。当孩子七八个月开始能认准主要照顾者,并对他们产生依恋情绪时,那个正面情绪的标签就贴上了。因为家庭情况不同,孩子的主要照顾人因家庭而异。母亲、父亲、祖父母、某位亲戚,或保姆都可能担任这个角色。只要主要照顾者有爱心尽责任,孩子都会产生依恋
感。孩子依恋的照顾者也可能有几个人。(以下我用“家长”来指主要照顾人。)
在一岁半到三岁之间,孩子对家长的依恋达到高潮。曾听一个两岁多男孩的妈妈说“我儿子就像被用胶水粘到我身上一样!”这是绑定(attachment)的开始。
依恋关系让孩子有安全感
依恋关系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它给了孩子一个老师。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岁左右的婴儿放在一个高台上,几米之外有另外一个高台,两个台子中间搭着一块玻璃。透过玻璃,孩子看到深深的地面,有些害怕,但也知道从玻璃平面上爬过去大约会没事。也就是说,孩子在面对一个模棱两可的新情况需要作出行动的决定。家长被实验人员分成几组,每组面对高台,做出不同的表情:恐惧、愤怒、忧伤、兴趣、喜悦。当家长面对状况露出恐惧表情时,没有一个孩子爬过去。当家长露出喜悦或感兴趣的表情时,大多数孩子都爬了过去。
孩子生活中时时会碰到新情况。当他们身边有个可以信赖、依靠的人,他们自然会去寻求指点。也许对一个十一个月的小孩,是该不该爬过一个坡;对一个两岁的小孩是该不该和一个陌生人打招呼;对一个四岁的小孩来说是如何加入到一组小孩中去玩耍;对一个六岁的小孩来说是如何面对另外一个大人或小孩的愤怒或伤感;对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是怎么处理自己对某位异性的喜爱。
这样的行为也说明,孩子从小就很聪明。天性促使他们向往自由和自主,但他们要“聪明的自主”,也就是在更有经验的、自己信任的人指导下的自主,而不是盲目的自主。
当这个可信赖的人是理性的、智慧的、公正的、仁慈的,孩子就学到了这些品质。当这个可信赖的人是思考型的、公开自己的决策过程,孩子就增长了自己判断新事物的机会和能力。如果身边没有可以信赖、依靠的人,这些孩子就没有机会能学到。
依恋关系也给了孩子安全感。你有没有见过,动物被惊动时,马上四处逃散,躲避到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人也有这种本能。一受惊吓,孩子就要靠近一个他们信任的人。抓住那个人的大腿或衣襟,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很多,感觉受到保护,这就是安全感的重要一部分。人之初,安全感让他们形成对环境的初步正面印象,像小树,定了根,才能开始把根扎得
又深又远,从四面八方汲取营养。
依恋关系也给孩子需要的实实在在的温暖。多年前,心理学家哈里• 哈洛(Harry Harlow)做过实验,把刚出生的猴子和母亲分离,给它们两种人造母亲。一种身子是个光光的铁丝网,头下部插着个奶瓶子。一种铁丝网的身上包着一层软软的布,但身上没有奶瓶。小猴子们会在喝奶的时候短暂地在第一个“妈妈”身上停留,但其余大部分时间趴在软软的“妈妈”身上和“她”亲近。
温暖+保护,这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吸引孩子的力量啊!
一旦认定了依恋对象,孩子们就自然地要使劲儿把着他们。心理学家艾丽西亚• 利伯曼(Alicia F. Lieberman)说,“一个人不可能在拥有一份亲密、深厚情感的同时又不为这份感情的稳定和长久而焦虑。”她明确提出,这句话对成人适用,对幼儿同样适用。
对于已经对主要照顾者形成依恋的孩子来说,分离很痛苦。家长说下班后马上就回家,孩子并不懂这句话的含义。但逐渐地,他发现家长确实每天有规律地离开又重现。日益成长的自己又每天都发现家长之外好玩的事物。他对家长的感情虽然继续深化,但不表现在“黏”上了。他和家长之间变得像被一条橡皮筋拴住,在身体距离上可松可紧。
有安全感的孩子,当家长不在身边时,有好奇心,会观察周围事物。如果是个性格外向的孩子,他会自在玩耍,和别人互动。如果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他也会通过密切观察,有限参与来吸收外界信息。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因为在心中,他们有一个安全的港湾—家长。哪怕眼前的人不尽如人意,事情的发展不好预测,但孩子知道,只要家长回来了,他就会得到实实在在的保护、安慰和关注,这就是我们说的儿童的安全感。孩子从爱自己的人那里去获得这种隐形力量的现象叫做“refueling”—“加油”。心理学上把让孩子有“加油感”的亲子关系叫做“安全绑定”。
有安全感的孩子有自尊心
有安全感的孩子拥有一种钻石级的心理素质,那就是自尊心。
自尊心是孩子对“我”这个人的评价。当孩子觉得“我”是被关心爱护的,“我”的想法是被尊重的,孩子就感觉到了“我”的价值,就产生了尊重“我”—自尊之心。当孩子觉得“我”不被别人关注,“我”做的事情常常是“不好”的,“我”甚至会常引起别人的反感和焦虑,孩子就觉得这个“我”是没什么价值的,就不会尊重“我”,就等同于自尊心不足。
自尊心强的孩子更有爱心,因为他像是在辐射自己感受到的爱。心中对自己有底,他也更不易被别人的看法和意见所左右。
我的先生大卫是个灰白头发的大龄父亲。和莉莉一起在街上走,别人会夸他的“孙女”可爱。一次莉莉的一个朋友第一次见到他,天真地伸伸舌头表示惊讶。莉莉毫不在意,对朋友和父亲安然亲切的态度一点不变。有一位母亲胸部以下高位截肢,靠胸干支在一块带轮子的板上双手划地行动。她常常送儿子上学,七岁的儿子只抱怨过一次妈妈丢人,那是因
为有天送他到学校后,妈妈临走时亲了他一下。
六岁以上的孩子对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越来越敏感,表现之一是觉得自己的父母这丢人那丢人。莉莉和这个小男孩之所以面对自己父母的明显“异样”心中镇定,是因为那个无比投入的慈父慈母的形象已深深扎根在他们心中。
相反,一个小姑娘嫌妈妈丑,竟逼着妈妈一次次去整容,最后不讲原则又不幸的妈妈变成了植物人。这个孩子小时候是由亲戚带大的,和妈妈不亲。想必“子不嫌母丑”的“母”是行动上的“母”,不是血缘上的“母”。
莉莉学校里的孩子大都来自富裕家庭。我家住在拥挤的一居室,她的朋友们住在四居五居或更大的房子里,外加乡间别墅。她从来没说过一句攀比的话,在自己的家里是真心地感觉舒服自在。我和大卫在有限的物质和体力条件下身体力行地育儿,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稳定的家。
孩子在小小的年纪就学到了生活里亲情最重要,别的次之。这就是我们说的价值观。看看我们周围那些在物欲里痛苦挣扎和迷茫的成年人,怎能不为那些能早早体会到生活真谛的小人儿欣慰?
有安全感的孩子更优秀、更快乐
不要以为这些孩子从小不食人间烟火,长大就没有世俗需要的竞争力。恰恰相反。成长中的孩子不可避免身处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基于安全感的自尊心让孩子心里镇定,不为琐事牵扯精力,反而更容易优秀。
有安全感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更能接受长辈的进言。
上小学的莉莉开始接触各种生活方式。有的小孩戴耳环,涂指甲油,女孩之间会提男孩子的事。我自己有时戴耳环,但和莉莉说小孩不要戴。我自己不涂指甲油,告诉她这会给环境造成污染,也让指甲不健康。我也明确表示不主张早恋。这些方面她都很轻松地配合。当别的小孩问她要不要涂指甲油,她会大方拒绝,说妈妈不让。当几个女孩子窃笑着问她对某
个男孩子的看法,她说:“我不想这事儿,我妈妈说十八岁以后再说。”能有胆量和同学这么说是因为她心中有个加油站。
有安全感的孩子愿意接受挑战,把挑战变成学习的机会。同样一个问题摆在两个孩子面前,那个有安全感的孩子会主动去想办法解决,日积月累,有安全感的孩子觉得生活中充满了机会,并在一次次地接受挑战后成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加强。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会因为没有可去的“心灵加油站”,碰到新事物会畏惧,不敢尝试,怕万一事情发生了自己会乱了阵脚。所以,生活好像从四五岁就处处充满了挑战。因为四五岁的挑战没克服,六七岁的挑战好像就加倍了,年龄再大些,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一个让人畏惧的地方。
有安全感的孩子乐于和别人相处,善于和别人相处。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幼儿园里有社交问题的孩子往往不会倾听别人,分辨不出别人准确的意图,控制不了自己的某些冲动行为。而善于和别的小孩交往的孩子,往往是和家人关系亲密、对家人有安全感的孩子。因为有机会从和家里人长期密切的接触中学到和别人交往的技巧,孩子自然会把这些技巧用于和外人的交往中。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也许根本没兴趣和别人深度交往。因为以前生活中有过突然这个人不见了,那个人又说话不算数,他觉得世界是不可预测的,周围的人是不可信任的。
记得达尔文的进化论里提到人类天生有很多“利己倾向”吗?其中之一便是对爱的渴望。对爱的渴望能驱使婴儿通过啼哭、笑、缠人等行为得到照顾者的关注。当一个孩子能持续地得到照顾者的关注和爱,孩子心中就滋生了安全感。人类进化过程中没有感情表达和需要这一点已经从基因里筛掉了。孩子的心灵不是有待开发的荒芜土地,只要我们大人顺应他们的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稳定、持续有爱的环境就够了。
三、对所有的生命充满爱心、同情心
婴幼儿很小就能识别别人想要达到的目标,并且有心或付诸行动帮助别人达到目标。
不到一岁的婴儿,坐在妈妈腿上在心理学实验室开开心心看动画。动画主人公是三个长眼睛的几何图形。画面上一个小圆豆豆奋力往一个坡上爬。一会儿一个蓝正方形过来,使坏把小豆豆推下了坡。小豆豆抖擞精神再爬,刚爬一半又被蓝正方形给推下去了。小豆豆再爬,次,一个黄三角形出来了,跑到小豆豆的背后,把小豆豆一把给托上了坡。
看完这个片子,和蔼可亲的研究人员拿出片子里出现的三角形和正方形摆在婴儿面前,几乎所有的婴儿都马上去摸那个爱帮助别人的三角形。研究人员让一岁多运动能力强的孩子,给一组包括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动画木偶发吃的东西,孩子们单单不给爱使坏的正方形发。
18 个月左右的孩子和妈妈坐在实验室的一角。一个高高瘦瘦的男人急匆匆进来,怀里抱着一大摞书,径直往一个关着门的壁柜里走,“当”,被撞得灰头土脸。这人扭头回去,走出房间,又进来把动作重复了一遍。又受挫。这时,大多数的孩子都会离开妈妈,过来帮男人把壁柜的门打开,让男人把书放进去。
后来研究人员想,也许孩子们这样做是想得到陌生人和自己家长的认可。便把情景改变了一下。这次,陌生人坐在桌边摆弄桌子上的一些东西。研究人员给孩子一个特别酷的玩具,孩子着迷地玩着。孩子和陌生人之间根本没有互动,连目光交流都没有。突然,陌生人的一样东西从桌子上掉下来。很多孩子都马上放下手中的玩具,去帮着捡起来。一会儿,陌生人的东西又掉到地上了。如果第一次帮忙时陌生人看也不看孩子一眼,继续干他的事,也不口头表示感谢,孩子们会继续帮忙;但是如果陌生人大肆表示感谢,孩子们反而不太爱再帮忙了。
小小的孩子,已经明白了世界上的人,或长得像人的东西,都是有目标要达成的,就像那个小圆豆豆的目标是爬上坡,那个高瘦男人的目标是把书放进柜子里。谁要是帮助别人达成目标,孩子就喜欢和那个人亲近。谁要是专门去搞破坏,孩子就不喜欢那个人。自己要是有机会去帮助别人达成目标,自己就去做。去帮助别人的动机不是为了表扬和嘉奖。
这不是爱心和同情心的表现吗?
有爱心、同情心的孩子懂得关怀其他生命
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也体现在自然地关怀别人的感情。心理学家杰罗姆• 凯根(Jerome Kagan)先给两岁多的小孩一个布娃娃玩。过会儿递给孩子一瓶墨水,对孩子说“你把这瓶墨水泼到布娃娃身上”。孩子会惊讶地拒绝。凯根就一再坚持让孩子那么做,孩子就一直拒绝,恐惧地看着凯根。凯根的结论是幼儿没有害人之心,因为他们对同类怀有深切的同情心。对一个两岁的孩子来说,一个布娃娃就是他的同类。
记得莉莉一岁多刚会走,要是在外面玩时听到哪个小孩哭,她一定会循哭声找去,摇摇摆摆走到那个小孩前面,关切地看着她,再对我说“娃娃wa-wu wa-wu”(wa-wu 是她自创的词,意思是哭)。
心理学家曾在实验室观察到一个孩子的鼻子被撞痛了,哭起来,另外一个孩子竟很同情地摸自己的鼻子!孩子年龄小到还分不清自己和别人,但见到别人的痛苦竟感同身受。人类之间天生好像就有一种自然的纽带—惺惺相惜的情感。
除了对人以外,孩子们天生也和别的动物种类有一种感情上的联系。
在心理学实验室里,不到一岁的婴儿坐在妈妈的腿上,前面的屏幕上先后播放两种画面。一种有各种大自然中的动物:大象在一个坡上往下走,海豚在水中游泳,鸟在天上飞。另一种是人造物体在运动:高速公路上车辆行驶,帆船在水面上滑行,直升机在楼顶上着陆。猜猜没见过这些东西的婴儿更喜欢看什么?动物!男婴女婴都不例外。不到一岁的婴儿不光盯着动物看更长的时间,还面带笑容,大笑,和动物招手,有的还给动物飞吻!把学龄前孩子们放在一间充满玩具的房间里,只要里面有一个小动物,孩子们一进门就都会朝那个小动物跑去。这是心理学家朱迪• 德洛克(Judy S. DeLoache)和同事的研究发现。一个生命天生容易被另外一个生命吸引。
幼儿对动物的喜爱我们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美国心理学先驱霍尔(G.S. Hall)一百多年前就说过:“孩子和其他动物的灵魂之间没有一丝距离。”
但是,到了上学的年龄,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就开始不同了。有的孩子对任何生灵都充满爱心和同情心,有的孩子心灵已经相当麻木了,看到别人、别的生灵的痛苦已经无动于衷了。
爱心和同情心让孩子产生更高的道德感
爱心和同情心是孩子的心灵之光,会给孩子带来数不清的好处。爱心和同情心会给孩子勇气,定力,执著。这三种精神又会成为孩子们向上的推动力。
记得我刚上初中就决定要当医生,要当能治好癌症的医生。其实身边并不认识得癌症的人,但听说癌症让人很痛苦很无望,这就让我很受不了,就想用自己的具体行动来解除别人的痛苦。虽然后来没学成医,但求学工作的动力一直是想能对别人的生活有帮助。这种动力让我遇事多出几分力,多动些脑筋,多原谅一些别人的不同。不知不觉中竟因为工作做得够质量而成了大学的终身教授,干着自己很喜欢的工作。
我身边有不少这样的年轻人。一个香港长大的女学生,从小见自己的弟弟饱受语言智力发展问题之苦,立志要搞清楚语言发展障碍是怎么回事,帮助弟弟以及和他一样的人。她只身一人来美求学,在环境很艰苦的条件下读完言语科学专业的大学和研究生,现在已经成为一名专业言语治疗师。另一位在台湾长大的女学生,从中学时就去孤儿院等地方帮助弱势儿童。在美国非常刻苦专心地在大学修了心理学,研究生修了艺术治疗,现在是一位很受重用的艺术治疗师。她的妹妹,从小就热爱大自然,是名环保小将,来美后自然而然大学和研究生都选修环境科学,除了学业,还利用各种各样的研习机会来充实自己。
她们经历过很多挑战,但因为追求的是超出自我利益的目标,所以会用定力和勇气去克服这些困难。而定力和勇气来自她们对别人,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爱。
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孩子身边也有同样的人围绕,进而从这些人身上受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会喜欢和善良的人交往,孩子之间形成情绪的良性循环。我见过的大学生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不仅事业心很强,还很快乐,因为他们身边聚拢着一群善良向上的人。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是这样的?
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孩子最可能长成有道德感的人,因为爱心和同情心是道德感的基础,是道德行为的动力。
2011 年春天的一个早上,我们全家在收音机里听到了本• 拉登被美军击毙的消息。莉莉当时正在饭桌旁晃悠,当听到美军袭击现场有妇孺在时,她的身体一下就静止了,脸上露出担忧的表情,马上追问我们“他们把妇女小孩怎么了”。大卫马上说,“他们是无辜的,不应该受伤害。”莉莉这才释怀。
当奥巴马总统接着去9 • 11 现场告慰罹难者亡灵,他问在场的一个十岁小男孩,“你对消灭本• 拉登有什么感想?”小男孩仰视总统,毫不犹豫地说,“我真希望士兵对待那些人不是那么凶狠。”男孩的父亲在9 • 11事件中丧生,当时他才十个月大。和总统说这话时,他戴着装有亡父照片的项链。
莉莉和这个男孩子不仅具有同情心,而且是最高程度的同情心。当周围的宣传都说本• 拉登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当这个坏人还是杀父仇人,孩子们还用人性去感受理解这个事件。他们没有把世界简单地分成好人坏人,再用双重标准去对待。他们没有因为世界上有了坏人,为了惩罚坏人,就将自己的人性降格,用残酷去对待残酷。
这样的具备爱心和同情心的孩子,会把周围发生的各种事件变成思考的机会,从而产生很高的由理性驱使的道德感。莉莉上小学后,常常会琢磨一件事是否公平,自己怎样才算是对父母对朋友对陌生人公平。她自己绝对不撒谎,要是发现父母和别人说的话有任何一点不符合实际,她马上会指责家长。她会问:“要是为了不伤害一个朋友,能不能不得已撒谎?”“如果不能同时对两个人公平怎么办?”
因为她的询问,我们全家常常有机会探讨这些看似深奥但没人能逃避的问题,让她在发展理性道德的路上顺利前行。她之所以能思考这些问题,就是因为她天生的同情心和爱心在六岁以前得到了爱护,没有泯灭。
精明和道德并不冲突
道德心有什么重要?我周围那些真正生活幸福事业有成的人,没有一个是缺乏道德心的。而有些看似事业成功、外表光鲜的人,因为缺乏道德感,生活中隐患很多:或内心空虚,或家庭摇摇欲坠,或事业戛然而止。因为从事心理学工作,碰到的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其实你只要随便翻开一天的报纸,新闻里也充斥着这样的例子。
真正持久可靠的商业成功也要靠企业家的道德感。大卫• 罗斯(David Rose)被经济周刊称作“征服世界的企业家”,在创业有成以后,他和另外60 位富有的企业家组成一个团体,专门为有潜力的新兴企业家投资。他列出了10 个投资人最在意的被投资人素质。第一个就是“正直”。他说谁都想和一个正直的人做生意,因为你能相信的人才值得你去投资。
说的面再小一点,没有道德心的孩子在学校里都很难生存。我常常有机会观察莉莉和她的同学朋友玩游戏。规则怎么定,该谁了,谁出局了,谁该道歉,每次玩耍,每个游戏都牵扯到公平这个概念和它的执行。哪个孩子如果判断不准怎样做才公平,往往会被集体边缘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这个小孩和别的同学处不来”。人天生就想和别人在一起,不被别人接受,被边缘化的孩子很痛苦,很影响学习需要的专注力。不幸的是,不少孩子和家长也许永远都不明白问题出在孩子不具备一些初期的道德准则。
我们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了能孝顺我们?孝顺不见得是在金钱物质上,而是孩子关心我们,承认我们过去的努力,尊重我们年老后的权利,维护我们生存的尊严。能这样对待年老家长的孩子是有爱心驱使的道德感的孩子,这种道德感是从小培养出来的,适用于万物。一个小时候对父母看似俯首贴耳,对别人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的孩子长大后内心是不会有真正的道德力量去孝顺父母的。孩子的心只有一个,它不能被切成很多块。爱、同情心、仁慈、道德心、公平心都是流淌在孩子整个心中的血液,决定孩子的行为。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对我们公平、仁慈,就要让孩子对自己有爱、对自己公平,对别人有爱、对别人公平。
有些家长把爱心、道德感和不精明、傻,甚至受欺负等同。其实道德感和精明处事并不冲突。
人的本能是在所处的社会为自己获取资源,得以维系生命和生活。获取资源的手段有道德的,有不道德的。“精明+道德”是获取个人利益的最高级手段,我身边的很多事业有成的人都具备这两个素质。
在还是小孩子的莉莉身上我都能看到这种结合。她爱心丰沛,为人诚实,同时又很会用正当手段为自己谋利益。每见到街头艺人、无家可归的人她就掏钱奉上,但自己转头就去想办法挣钱,比如画些实在让我们动心的画,我和大卫自动争相购买。她会想办法制约我们的行动,并从中获利。大卫走在街上有时喜欢哼歌,上小学的莉莉觉得丢人,便设立唱歌罚金—发生一次家长在街上唱歌的状况,她要罚10 美元。虽然我们自认为说话很诚实、认真,但她有时还觉得不够,便设立了撒谎罚金、笑话别人罚金,每违反一次罚10 美元。虽然直到目前罚金只是口头支票,但她还想着增加收入,便设立保险:如果每两周交30 美元保险金,两周之内发生的犯规就不用交罚金。大卫开心地说:“那我就先买两周的唱歌保险吧,先随心所欲地在大街上唱两星期歌再说!”我正在为他的果断叫好,莉莉说了,“你见过有人买了汽车保险就三天两头故意去撞车吗?”好厉害的比喻!
小学四年级时,莉莉想看一个流行电影,但因为其中有些暴力成分,我们起初不同意。她有效地发动了一个全面的运动来说服我们改变心意。她先把电影的蓝本小说读完了,确认、挑出了其中暴力的成分,研究后向我们分析这种暴力不同于一般的暴力,它其实揭示很复杂的人性,促使人思考和提升。她和看过这本书的同学交流,大家互相商量如何说服家长,并“引诱”老师也去看了这本书,在班上形成一种气候。最后,大卫就电影内容和我们的担心设计了一系列“刁钻”的问题,莉莉像博士论文答辩一样一一认真给予答复,展现了她对自己的心理状态、电影内容、观看后结果的很深刻的思索,所以电影看成了。她用精明和诚实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是通过正当手段获得的,她不用日后内疚自己骗了人,不用
惶恐自己怕被识破,能更放松地享受自己的劳动、智慧所得。同样重要的是,每有一次这样的经历,她的“诚实+精明”的双重能力就得到了进一步锻炼。
相反,如果孩子小时候没有机会去同时培养道德和精明,所剩可用的谋生手段好像只有就普通社会伦理来说不道德的那些。很多纽约穷人区里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因为贩毒、吸毒、抢劫、非法持枪而进监狱。孩子没有正面的家长榜样,没有家庭关怀和教育去培养道德和精明,只有也走上这条窄窄的歪道,重演父辈的悲剧。一个五岁的孩子嚷嚷着自己未来的理想“我要当官!我要让他们给我买汽车,买别墅!”,我为他担心。孩子,你怎么不知道还有那么多比当官更坦然、有效、有成就感的方法让你来得到这些东西呢?
如果我们从小放弃对孩子爱心、同情心、道德感的培养,等于堵死了孩子面前该有的一条宽广大道。那对孩子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没必要对孩子进行道德说教
很多家长也认为道德感重要,所以会对很小的孩子进行道德说教。比如教育孩子把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有礼貌的跟人打招呼,用狼来了的故事教育孩子不要撒谎。对六岁前的小孩进行道德教育有用吗?
其实没必要。小孩虽然在两岁左右就有了自我意识,知道自己和别人是独立的个体,但六岁之前对别人的真正心理动机判断并不准确,因为没那个本事,他们往往拿自己的心思去判断别人的心思。比如一个四岁小女孩陪妈妈去给要出生的小弟弟买衣服,会兴致勃勃地挑一堆自己喜欢的粉色衣服。同时,自我意识的崛起让他们特别钟情于保护自己的东西和地盘。我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全家唯一一次离开山东远行去上海。在徐州开往上海的火车上,我正在吃一块面包,那时可是难得的好东西。对面坐着一对年轻夫妻,笑嘻嘻地盯着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心里特别紧张,想着“坏了,他们想吃我的面包”。后来趁去厕所的时候,我小声告诉了妈妈我的担心,妈妈笑笑没说话。另一次,六岁时上一年级,一个同学到我家玩,我们正好在吃包子,也是难得的好东西。我妈给了那个同学一个,我心里很舍不得。那同学吃着竟打了个大喷嚏,把满口嚼碎的包子喷了我妈一身。第二天上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气愤地向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告了那个同学一状。
我长大后,每每想起小时做的类似的事情就内疚不已。直到学了心理学才明白,自己只是一个正常的有“自私心”的小孩,因为行动自由胆子大些,把“自私心”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大家面前。长大后的我是个很大方的人,打心眼里不计较这种小事,遇到要放弃更大的利益,我也常常毫不犹豫。
读了《夏山学校》,我更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小的时候该自私时因为没有大人的呵斥享受了自私的感觉,得以度过了那个阶段。如果从小被压抑着做“好孩子”,就没有机会彻底搞懂自己是谁,自己的需要是什么。一个对自己都糊里糊涂的人是没有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力量和能力去关怀别人的。但是,父母对我的爱护,和众多生灵打交道的机会,让我保持了人性中本来就有的爱心和同情心。那才是我道德的基础。
六岁前的孩子,只要我们保持和加深他们天生具有的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对所有生命的认同感,保持并培养他们的爱心、同情心,他们就具备了道德的基础。
四、浓厚的好奇心,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孩子天生对世界好奇,而好奇心是孩子成长的极大动力。
认知心理学鼻祖皮亚杰把孩子形容成“天生的小科学家”。科学家会向自己发问、向别人发问、思考、提出假设,通过探索得出答案。孩子常常在日常生活看似很小的活动中,表现出小科学家的热情、探索的欲望,从而增进了自己对世界的了解。
孩子天生爱探索
孩子们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那个年龄段生理发展赋予他们的能力去探索。婴儿肢体能力弱,但听觉敏锐,视觉到了半岁也基本完善。每每听到新的声音,看到新的东西,孩子都会付出全部的注意力,直到听腻了、看腻了为止。
半岁以后,手的抓握能力增强,孩子就会东抓西抓。一岁左右的孩子,一下能站起来了,看世界的视野突然开阔了。能快速爬行,蹒跚走动了,就可以接近更多自己好奇的东西了。
把一样东西扔出手,它竟然往下掉,不会往上飞,还会发出声音,还会滚得很远。同一样东西再扔出去,使的劲儿大些,竟然声音更大,滚得更远!不过,要是扔个软软轻轻的东西,竟然声音变成闷闷的,滚得也不远!这是为什么?
一手拿锅,一手拿盖,打开关上,关上打开,随着用力不同,听到不同的声音。不管盖上多少次,里面一直是空的!再拿张纸玩,这张纸的感觉为什么和刚才那锅盖不一样?为什么一撕就破了?再抓起床上这堆衣服玩玩,这布的感觉为什么和纸又不一样?为什么撕也撕不破?噢,对了,好像看到妈妈拿着叫剪刀的东西可以把它剪开,剪刀在哪呢?
这些行动灵活、爱观察、充满好奇、勇于探索的小人让家长有时觉得目不暇接,激情澎湃,有时又疲于应付,心惊胆战。记得小时候我妹妹趁妈妈坐在那里和别人聊天,拿把剪刀顺着妈妈的衣服后襟不紧不慢地剪出了一个大口子,招致大人的严厉指责。但是,多年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有两点是确定的。一是幼儿不会故意搞破坏。他们没有能力用成人的眼光看世界。如果不知道我们在乎什么,怎么会专挑我们不喜欢的事去做?二是婴幼儿对世界好奇并因之探索是他们学习成长的最大动力、最有效方式。
三四岁的孩子去的地方更多,接触的事物更丰富。他们会一个接一个地问问题。“为什么我的手不拉住门,门就自己关上了?”“为什么螃蟹蒸熟后变成红色了?”“为什么松鼠要把果子埋在地下?”“为什么小丽的妈妈不吃猪肉?”纽约的一个爸爸实在被四岁儿子的问题给问倒了,干脆四处给专家打电话咨询,把儿子问题的答案整理出来,在报纸上发表供相同境遇的家长参考!
如果孩子的探索不受限制,问的问题得到关注和解答,到了五六岁,孩子就好奇心旺盛,爱发现问题,会找线索去解决问题,不管是问大人,还是自己琢磨。到了小学,孩子获得的知识量就相当惊人了,并且生活好像处处充满了学习的机会。
我和大卫在莉莉成长的前六年最大的目标就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她天生就有的好奇心,并且正确引导。目前她在上小学,一直浓郁的好奇心让她在生活学习各方面得心应手。
比如,一次我和莉莉在一家餐馆吃饭,电视在报道美国一官员访问朝鲜和韩国力图化解朝鲜半岛危机的新闻。莉莉马上问韩国和朝鲜为什么分了家,离美国那么远为什么美国要去管。我的每一个解释又引发了她更多的问题。最后只好在餐巾纸上给她画各国地图,解释历史文化背景。
有好奇心的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多
一个好奇的孩子容易养成解决问题的习惯。
现在上小学的莉莉就是喜欢迎着问题上的孩子。一天晚饭时我心事重重。刚在一个社区大学观察完几个班的华人学生上英语课。这些新移民学生最大的困难是写作。词汇量小,又没有写作的动力。我简要地说了这事,莉莉马上雀跃,建议让这些学生写日记,办报纸,好给他们机会写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一次我说起一位年纪大要退休的单身同事担心老来无助。莉莉马上提建议,说养只宠物和她做伴,可以搬去酒店住(她听说这位老人经济状况很好)。总之,没有让她发怵的问题。
想想她未来漫长的生活道路上会遇到的数不清的问题,看她这种迎着问题上的态度,我心中基本是踏实的。这都源于从小尊重她的好奇心,让她去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早早形成好习惯。
如果在这个关键期孩子的好奇心被抹杀了,发展的原动力就没有了。孩子变成了一只被动的填鸭,大人不喂一点,他就少得到一点,被喂了之后,因为不是自己选择的,消化自然就不好。长大了碰到新的问题,家长不在身边,或家长也不知道答案的,人生就容易卡壳。
在大学的课堂上,优秀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一眼就看得出来的区别在于有无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优秀的学生听到关键、精彩的地方眼睛里闪着光,讨论问题时有理有据又充满激情。大学里自主学习很重要,这样的学生因为好奇,会自觉去多学很多东西,不仅该学的课业应付自如,还自己加上了广度和深度。
困难生常常会面无表情地听课,因为他们分辨不出精彩和平庸,脑中没有急于要解答的问题,每一门课好像都是学校给他们设置的障碍,每一个难答的题目好像都是老师故意要和他作对的证据。问他们上大学的目标是什么,他们说拿到学位。再问要学位干什么,他们说找好工作。学位和工作成了人生的终极目标,而越是这样,目标好像越不可及。
对于优秀生来说,因为世界上好多事情自己想弄明白,大学正是帮助他求知的场所,大学的课程、老师、功课都是资源和机会。大学毕业后,他还有好奇心要满足,也要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工作又带来了继续求知、运用知识的机会。当两个大学毕业生来求职,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在过去的经年累月,让一个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犀利的思考能力,强烈的
求知欲,继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另一个学生正相反。你会要谁?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代社会只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人类生活的模式曾经成百上千年不变。一代人面临的挑战,不管是全社会范围的饥荒、战争、瘟疫,还是社区型的东家长西家短,家庭范围内的婆媳妯娌关系,几代人以后可能还以同样的方式存在,几代之前的祖宗使用的解决办法后代都可以享用。
现代人可不一样了。一次过父亲节,莉莉问我:“一个爸爸怎么有129 个孩子?他怎么过父亲节?”她告诉我这是她从电视上看的。我赶紧去追踪新闻,发现某些个人的大量精子捐献产生很多近亲的孩子,但互相不知。这种现象蔓延会造成不知晓的近亲结婚,对人类基因的多元化是个挑战。
千百万年来,充满生机的海洋在近一百多年才开始大片大片变成生命无法存活的死海。过去短短两百年,世界人口增长了六倍,在这之前漫长的两千年人口才增长了六倍。人口加速增加,同时人类追求越来越高的生活水平,地球还能负担多久?有什么解决之道?
有无数这样的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带来的问题需要我们和后代去解决,而我们的子孙面临的某些问题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世界从来都需要问题解决者,未来更甚。我们把孩子培养成问题解决者,还怕找不到工作?
五、良好的表达情绪和思想的口语能力
人类比别的动物更进化的那部分就是由语言支撑的抽象思维能力。
那么,孩子是怎么学习语言的?汗牛充栋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美妙复杂的过程。
刚出生的孩子听力超强,已经能分辨出什么话是自己在妈妈肚子里已经听过的、熟悉的,什么话是自己从没听过的。
接下来的几个月,孩子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飞速提高。“该给孩子换尿布了!”“尿布在哪里?”“奶奶给买的尿布比我们自己买的更软。”只是静静地躺在那儿听大人之间的这种对话,两三个月大的孩子脑子里就对这个出现频率高的词“尿布”产生了印象。
再过几个月,孩子能坐能爬了,见爸爸指着个尿布,说,“尿布!该换尿布了!”孩子的大脑马上反应,“啊,‘尿布’就是这东西!”这个词就学到手了。
一岁以前,通过听大人之间的对话,大人和孩子的直接对话,婴儿的小脑袋忙碌而高效地工作着,到了快一岁,就能听懂100 个左右的词了。
这个时候,孩子们开始说话了。先从单个词开始,起初积累得很慢,到了一岁半左右有个飞跃,孩子突然会说很多词了。两岁之前,女孩平均比男孩多说不少词。到两岁左右,能把几个词放在一起说些简单的句子,之后句子持续加长,结构变复杂。这是总体趋势。
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很大。两岁的孩子有的只会说几个词,有的会说上百个词。三岁的孩子,少的说几十个词,多的说数百个词。(密歇根大学的谭霞灵教授和她的中国同事,系统研究过北京和香港的数千个三岁以下幼童的语言发展。我本人和学生也在纽约研究过数百个华裔和韩裔家庭三岁以下幼童的母语发展。发现是很一致的。)少数孩子的能力不是一点点递增,而是不说不说突然就会说很多。除了孩子本身语言学习机制有差异外,大多数的不同来自环境—孩子们能听到多少话,有多少机会说话。在本书中,我会详细描述大人和孩子之间什么样的互动更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语言是一种威力无穷的工具
语言能引起孩子对世界的关注。六七个月的婴儿,如果刚刚听懂“苹果”指的那种水果,当妈妈推他去商场购物时,他的眼睛就会盯着他知道名字的水果“苹果”不放。当周围的事物、人物可以一个个被命名以后,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和理解就一步步加深了。
有一天,我看到两个爸爸各带一个孩子在等地铁,孩子们大约三岁,在连接地铁上下层的阶梯上跑着玩耍。又有一个爸爸带个孩子来了。之前的一个男孩惊奇地看着这个刚来的孩子,脱口而出,“这真是巧合!”“对,这就是巧合!”他的爸爸马上接应。
两个人不期而遇是巧合,带了一样的玩具是巧合,发现有个共同的朋友也是巧合。“巧合”这个词的概念是抽象的,不像“苹果”那样具体。当孩子能正确地使用“巧合”这个词时,他就又多掌握了一个抽象的概念,他对世界的观察就多了一点敏锐,对事物的思考就多了一点深度。
语言能帮助孩子积累知识。日常口语中掺杂很多生活、科学知识,别人说的话能听懂的越多、反应越快的孩子,大脑受到的刺激就越丰富,思维能力提高得就越快,知识的积累就越多。
两个孩子在学前班的课堂里听老师讲一个故事。一个词汇量丰富,口语理解反应快。另一个孩子词汇贫乏,口语理解反应慢。第一个孩子很容易就听懂了故事内容,碰到几个不懂的词再问一下老师。这样,他对听故事更感兴趣了,对叙事体的语言里包含的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理解更深,又学到了几个新的词。第二个孩子碰到关键词不少都不懂,或感觉老师说得太快自己来不及反应。他既没增强对叙事体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没学到新词(因为不懂的词太多,反而挑不出要学的新词),同时还觉得故事没意思。
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研究人员弗吉尼娅• 马奇曼(Virginia A. Marchman),安妮• 弗纳尔德(Anne Fernald)发现孩子两岁时词汇量越大,理解口语词汇的速度越快的孩子,八岁时语言能力越强,智商越高。无数的研究发现证明,学龄前口语能力越强的孩子上学后阅读能力越强。
用“穷者越穷,富者越富”来描述这种不同的发展状况再合适不过了。生命前几年奠定的口语基础为很多孩子敞开了求知探索的大门,又为很多孩子关闭了这扇门。
将镜头再往后推,那些在大学里如鱼得水的学生,大多是口语和书面词汇丰富的学生。我辅导过不少学习有困难的大学生,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语言能力,他们的口语词汇比有些优秀的小学生还少。
语言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语言是用来组织思维、帮助思考的。学龄前的孩子如果被要求一起解决一个问题,他们会唧唧喳喳沟通解决的办法,语言起了沟通的作用。如果要求孩子单独解决问题,孩子可能会自言自语,那些说得多的孩子通常是最会解决问题的孩子。
一个词汇量贫乏的孩子首先对世界就缺乏好奇和关注,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少。一旦碰到问题,他又没有那么多的词汇来帮助自己调动相关的概念解决问题,就容易放弃。
语言可以帮助孩子调节感情。比如后文会提到的对三四岁幼儿进行的自控能力实验,那些能等得很久的孩子不少都是在用语言在控制自己的行为。准备离开房间的研究人员告诉孩子,不要碰眼前的饼干,这样,她回来后会多给孩子一块饼干。为了能等更长时间,有的孩子会说,“这两块巧克力饼干看着真好吃,我忍不住想吃它。不过我要等到那个阿姨回来后再吃,那样我还可以多得到一块饼干。”他在用有声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说服自己去克服这种情绪。
一个能说“怕!怕!”的孩子马上让大人明白了她的心态并来帮助她;一个能说“你这么说,让我很难受”的孩子不用苦着脸闷不吭声地伤心,他心里的难受已经减轻了一些;一个能说“你这么做真不公平”的孩子不用靠抬手打人来发泄不满;当一个孩子能说出“妈妈,你快点回来,我想你”时,她的思念情绪就已经得到了缓解。
口语能力是阅读的基础
无数的儿童阅读研究已经发现,口语能力强的孩子阅读更容易。口语词汇量小的孩子三年级前阅读还能跟得上,因为阅读材料的内容较容易,涉及的词汇少。但四年级后,阅读材料的内容难度快速加深,很多口语词汇量小的孩子就迈不过这个坎儿,阅读一下变成令人畏惧的事了。
容易被忽略的第二点是,文字是说出来的话写在纸上。有两个孩子同时学认一个新字。一个已经口头掌握了这个词,一听到这个词就明白意思。另外一个从没听说过这个词。第一个孩子的大脑会边认边想:“啊,久有所闻,你原来长得这样啊!”第二个孩子的大脑会边认边想:“啊,你这个彻头彻尾的陌生人,我要一下子记住你是什么意思,记住你发什么音,还得记住你长什么样。好费劲!”
哪个孩子认字快认字多?当然是第一个。两个孩子有什么区别?第一个的口语词汇量大。
在多年的大学教学中,我发现高水平和低水平的学生的一大差别是语言交流能力。高水平的学生说话快、清楚,口语和写作词汇量丰富,要表达的意思让人一目了然。低水平的学生口语书面表达的意思都不清楚,课堂发言讨论、写读书报告处处碰壁。为了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不少高校老师都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效果非常有限。我常常会面对一个学生问“你刚才说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或指着他写的一句话问“你写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种种努力收效甚微。从小到大,多年语言贫乏的生活影响了他们思维的清晰度、准确度和深度。这种缺陷要在大学这个阶段弥补很困难。大学生的这种语言能力的区别从婴幼儿和学前阶段就开始形成了。
六、初步的感情和行为自调能力以及良好的注意力
六岁前,孩子会逐步发展出初步的感情自我调节能力。
婴儿天生就能感受和表达一些情绪,比如快乐、不快乐、恐惧、愤怒。长到两岁多,又在环境的影响下增加了一些感情,比如内疚、羞愧、自豪感。
人类天生有调节自己负面情绪的需求。一个小婴儿如果冷了、饿了,就用哭来表达不快的情绪。几个月大的婴儿看到害怕的东西会把头转开,或往大人身边靠。一个一岁的孩子如果看到害怕的东西会赶忙爬走,两岁的孩子就能跑开。这都是在用身体动作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既而调节自己的情绪。孩子说话后就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莉莉会说的第一批词里就有“怕,怕”。当孩子说出了“怕”、“不”等词,大人及时反应,调整环境,孩子的情绪就会得到缓解。随着孩子各种能力的增长,调节感情的工具越来越多,像更复杂的语言,涂鸦和绘画,幽默的言词和举动,等等。
但孩子并不是自然而然就掌握了这些工具。他们需要大人的正确指点和引导。等到六岁,得到大人正确引导的孩子已经具备很强的自我调节感情的能力了。没得到正确引导的孩子会常常控制不住突发情绪,影响学习和社交。严重的会陷入负面情绪的汪洋大海而不能自拔,导致严重心理障碍。
能自我调节好自己情绪的孩子,行为的自控能力就强。一个害怕的孩子,如果想办法克服了恐惧心理,他就不会畏缩不前,或者哭哭啼啼。一个愤怒的孩子,如果自己通过正面的方式化解了怒气,就不会通过摔东西、打人、离家出走等负面行为来释放自己的情绪了。
但是,孩子的行为自控有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儿童从一岁开始就意识到别人会对自己有要求,这个要求有时和自己想干的事有冲突。他们首先要学的是为什么大人不让干这件事。即使明白了,因为大脑的不成熟,开始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但起码他们明白自己做的事情不好。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大人继续解释,一贯性地要求,孩子的自控能力就会加强。
心理学家做过一种看似很简单的实验。把一个小孩子单独带到一个房间,在孩子面前放上几块诱人的糖果或巧克力饼干,或者一个好玩的玩具。然后对孩子说:“你等我一会儿,我要出去一下。我不在时,你别动这些饼干。等我回来了,你要是真没动,我会再多奖励你一块。”研究人员出去后,只剩孩子一人,秘密摄像机把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记录下来。孩子的自控能力以研究人员出房间至孩子忍不住拿饼干的时间长短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没有外在压力,孩子表现出的完全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尤其是为了更长远的利益能否自控的能力。
首先,孩子们呈现一个整体成长的趋势。孩子越大等的时间就越长:18 个月的孩子平均能等30 秒左右,24 个月的孩子平均能等70 秒左右,30 个月的孩子平均能等90 秒。也就是说,从一岁半到两岁半,这一年的成长,换来孩子在被诱惑的时候能多等一分钟。
但三四岁时孩子们也开始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为了“长远的利益”(比如最后多拿一块饼干)真的不碰饼干一下。有的孩子克制自己,等了一会儿,但还是忍不住去拿饼干。有的孩子研究人员刚一出门,就迫不及待地抓起饼干。
研究人员再长期跟踪这些孩子直到他们高中毕业。那些在三四岁自控能力强的孩子,各方面发展优秀,连入大学考试SAT 的分数都高。
这点实在不难理解。不管大人小孩,自控能力差,人际关系就差,就不能好好地专注学习、工作和生活。自控能力差的人,很容易放纵自己,缺乏纪律性。
这说明要求学龄前儿童“听话”很重要吗?其实不是。在这个研究中,那些等的时间长的孩子都是在没有大人在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被暗中观察)、失控了也不受惩罚的情况下自觉等候的,这是我们说的真正意义上的“自控”,和我们常见的小孩在大人面前,在有惩罚的情况下的“听话”是两码事。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华裔心理学家陈欣银教授针对中国儿童的研究发现,两岁多的孩子有两种“听话”,一种是家长耐心讲道理的,一种是家长高压恐吓的。虽然他没有跟踪研究这批儿童,但很多其他研究发现,第二种孩子长大很容易变成反抗型、不自控型的少年。因为他们从没有过真正自己在内心挣扎、一个声音压倒另一个声音的自控练习。就是说,真正的自控是发自内心的,乖乖型的孩子不见得内心有很好的自控。
如果是在了解了原因之后而不去做一件事,孩子生发出的自控能力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控”。如果大人的解释不够,只是用呵斥打骂威胁等惩罚手段,小孩子是会被一时唬住,好像听话了,但那只是表面上的。
注意力其实是一种思维和情绪自我调节行为。当一个孩子在专注地画画、玩耍,是一种正面的情绪在调动孩子的注意力并让它持久。当一个正在听妈妈讲故事的孩子听到门外一阵吵闹声,转过头看看,发现没什么事再转回头读书,他的注意力既要被正面的东西(故事)调动,又要有效抑制住吵闹声的干扰。
成年人的任何工作成就都离不开专注。注意力是外界的知识、信息通往头脑的大门。注意力也是孩子思考创造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注意力不集中让孩子时时处处丧失学习成长的机会。跟踪研究发现,五年级和八年级的孩子数学、语文、科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学前的注意力比别的孩子强。
在我的儿童中文班上,孩子到教室后第一件事是把作业交给老师,老师马上一对一地当面给孩子改作业,趁机把作业的内容重新过一遍。孩子们陆续到达,先过完作业的孩子就去自由活动,还在过作业的孩子就置身于一个越来越嘈杂的环境。有的孩子一点不受影响,集中注意力,根据老师的要求说或读中文单词和句子,不会了就认真想,不急不慌,全然忘记周围的一切。有的孩子总忍不住东张西望,老师要一遍遍把他的注意力拉回作业上,眼睛盯着作业但心不在上面,同样一份作业要比别的孩子多花很多时间才过完,被他消化理解的东西还不及别的孩子的一小部分。老师们一致观察到,注意力好的孩子成绩好,注意力差的孩子成绩差。
和行为自控一样,注意力的发展需要漫长的时间,因为它们需要一个成熟的大脑前叶。四岁孩子的大脑不会像十几岁孩子的大脑一样成熟。所以,要求四岁的孩子和十几岁的一样能自控,坐得住,根本不合理。当我们说某个四岁的孩子自控能力很强、注意力好时,我们是说他在那个年龄段的孩子里比较强。而家长要做的,是在四岁的孩子大脑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和注意力,让他的大脑成为一个最成熟的四岁大脑。
如果把一个六岁的孩子比喻成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所有的这些能力都是发于同一树干又互相交错的枝丫。
一个对自己的家人,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感觉良好并充满安全感的孩子才会对所有的生命充满爱心和同情心。试想一个感觉不到自己被爱,又觉得周围环境叵测的孩子,怎能产生去关怀其他生命的能量?
一个会进行自我情绪调节的孩子才能有良好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试想一个孩子如果一遇到挫折情绪很久平静不下来,他如何去集中注意力?
一个有健康自主意识的孩子才会对世界有浓郁的好奇心。试想一个事事习惯听从安排和指示的孩子如何能保持对世界的新鲜感?世界从来就是被别人咀嚼后喂到他嘴里的,他没有机会形成以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的习惯。
一个有健康自主意识的孩子会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因为他一直有机会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已经习惯这种行为,尝到过解决问题的喜悦。
一个有良好行为自控能力的孩子才能有一个建康的自主意识。健康的自主意识来自孩子清楚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平衡。
一个有良好的口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孩子最容易理解别人的心理和意图,发展同情心。因为他更会倾听理解别人的种种思维和心情表达。
一个有良好的口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孩子最容易自我调节情绪,因而也会有较强的自控能力。
好奇心能得到满足的孩子最容易有良好的注意力。蹲在地上仔细观察一只小猫,站住不动远眺一只小鸟,专心听老师解释一个问题,都需要良好的注意力,反过来又都能锻炼注意力。一个孩子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他有好奇心。
如果树干从树根汲取了充足的养分,所有这些枝丫都是健壮的。同一种养分能让所有的枝丫健壮成长。也就是说,六岁孩子要具备的这些心理素质运作起来不是孤立的,培养起来更不是孤立的。营养主要来自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只要为孩子创造三个条件,这些能力就应运而生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aojiao/98542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