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古往今来早教成才的名人~ 真多哦

时间:2010-04-22 19:50来源:右脑记忆方法 点击:

古今中外卓有成就的仁人志士、科学巨人、文艺大师、能工巧匠,大都记入了人类史册,为后人所仰慕。在仰慕之余,更重要的是要从名人的成长史上,总结出他们出类拔萃的规律,以培养后继者———超越他们的能人。
人才成长的途径总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世上没有天生的才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其实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确实,不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的婴儿的啼哭,最初的哭调都是一样的,婴儿哭声没有“乡音”,更谈不上谁的哭叫更高明。
人的智能完全是后天开发的结果。历史学家和传记文学家们为中外名人的成长事迹,做了大量光灿灿的记录,这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早期教育一直不为人所知,以致大量的传记资料中很少记录名人的早期发展,今天看来,这实在太令人遗憾了!传记工作者用大量的笔墨,书写了名人青少年以后的进取、奋斗和业绩,却往往一笔带过他们的童年时代,只说一两句他们“自幼聪明好学”等语。尤其是名人婴幼儿时期的成长记录,更是寥若晨星,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的重大失落。

内容来自www.jiyifa.net

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传记史册的字里行间,找到不少名人早期识字阅读的例子。这说明,即使在社会还对早期教育处于完全无知的时代,早期识字阅读的闪光,就已引起部分作者的瞩目。我们要十分感谢他们,正是他们寥寥数语的叙述,留给了后人极其珍贵的启示。名人的早期发展是他们智慧的“雏”,才能的“芽”,人生的起步。而早期识字阅读,则是他们人生征途上最初的足迹。这里让我们辨认这些足迹,为培养当代高素质人才作一参考。它至少说明,早期识字阅读是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19世纪初,德国的卡尔-威特早期识字,4岁阅读,8岁懂德、法、英、拉丁文和希腊文,9岁入莱比锡大学,14岁获博士学位,16岁任柏林大学法学教授。 右脑记忆方法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3岁会读能写,4岁阅读大量专著,7岁能读但丁和达尔文的著作,12岁上大学。他的两个妹妹也是早期就能识字阅读,并分别在12岁和14岁考入大学深造。 内容来自www.jiyifa.net

德国大诗人、思想家、政治家歌德,4岁前就识字读书,读的主要是以诗歌形式写成的文章,8岁精通法、德、意、拉丁文和希腊文等5种文字。

本文来自:右脑记忆方法

列宁5岁时,母亲就教他识字读书。母亲还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列宁学外语和音乐。
从少年数学家到被称为“电波之父”的英国人麦克斯韦,三四岁时,母亲就教他识字、写字、算术和背赞美诗了,童年即能大量阅读。 www.jiyifa.net

达尔文四五岁识字,读儿歌,又常到花园的“绿色课堂”里学习动植物知识。 www.jiyifa.net

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张衡,早期识字,10岁博览群书,并学习天文地理知识。
“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6岁“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9岁写《汉书注〈指瑕〉》,15岁写《滕王阁序》,名声大震。 www.jiyifa.net

骆宾王6岁写《咏鹅》诗。
诗仙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诗圣杜甫说话前就开始识字,“七龄思即壮,开口诵凤凰”。
白居易3岁前就能识字,6岁显露诗才,“9岁通声律”,13岁写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名篇。
大诗人黄庭坚5岁熟读诗、书、礼、易、乐等五经,后又读《春秋》,“十日成诵,无一字漏”。7岁写牧童诗:“骑牛远远过村前,吹笛风斜隔垅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小小年纪竟对当时社会有如此灼见!
历史上曹植、李贺、陆游及唐宋八大家,都因早期读写,早早在诗文上崭露头角,而后成为大文豪。
柳宗元4岁时,家中的许多藏书被到江南做官的父亲带去了,于是母亲只好默写作品教柳宗元读写,并写诗作文。不久柳宗元就能背出14首深奥难懂的古代辞赋来。
明代“医圣”李时珍也是早期识字的,很小就读完了《释鸟》《释兽》等难读的书,还认识了大量的父亲行医的汤头药方。
清初大学者顾炎武,6岁读完《大学》,10岁攻读《孙子》《吴子》等兵书,以及《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史书。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是3岁开始识字读诗文的,6岁后熟读和抄写四书五经,学识渊博。 本文来自:右脑记忆方法
近代卓越诗人黄遵宪,3岁入私塾,10岁写的诗就不同凡响。
被誉为“怪才”的梁启超,4岁精读四书,6岁读完五经,11岁考上秀才,闻名遐迩。 本文来自:右脑记忆方法

我国现代名人中,很多也都有早期识字的经历。
气象学家竺可桢,2岁识字,5岁上小学。
齐白石4岁识字,6岁时就把祖父教他的数百个汉字记得滚瓜烂熟。
徐悲鸿早期识字,6岁读《论语》。
李大钊3岁识字,四五岁读《三字经》《千字文》,祖父还教他对联、字画、碑文等。
周恩来5岁识字、写字,6岁背诵唐诗数十首,并开始阅读外祖父的丰富藏书,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
任弼时4岁时识字,并练毛笔书写,不久就能抄写诸葛亮的《前出师表》、韩愈的《送董邵南序》和《原道》等古文。
鲁迅早期识字,5岁起开始博览群书,青少年时代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极高的素养,为日后的创作练就了过硬的“童子功”。
郭沫若3岁识字,常常口诵诗文。7岁会作诗、对句。在私塾读书时,感到《千家诗》太浅,对“比较高古的唐诗”心领神会。

内容来自www.jiyifa.net

巴金5岁就与哥哥姐姐上私塾,晚上回家读母亲抄录的《白香山词谱》,这是巴金最早读的文艺作品。
闻一多5岁就进入他父亲创办的改良的私塾读书,不仅读四书五经,还读历史、博物学。
赵树理5岁读《百家姓》《三字经》《神童诗》,还从祖父那里读了不少圣教经文等。
作家沈从文,4岁时母亲教他认药名,不久居然也学了600多个字。母亲还常常向小从文提问,以培养其思考力。
熊庆来5岁识字读书,爱提问题。一天,一群孩子请摆渡老人讲故事,老人说,你们谁写得出我们“息宰村”的村名我才讲。小庆来折根树枝,在地上工工整整地写了“息宰”二字。他后来成为我国近代数学的先驱,也是华罗庚的老师。  
……
难道这么多中外名人的早期识字阅读经历,还不能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吗?当然,我们决不能忽视他们童年所接受的其他教育,以及优良的环境、丰富的实践等,但早期识字阅读无疑深化了他们的感受,并使他们及早吸取了人类的精神营养,培养起自学、思考的头脑,最终走上卓越的人生之路。

右脑记忆方法

  内容来自www.jiyifa.net

相关阅读:早教不等于早期知识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