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虎这个词在学生身上用得最多。考试、作业、日常生活中做其他什么,都会有马虎出现。但是,就学生而言,考试中的马虎几乎是逢考必现的。
我习惯和学生聊这个话题,也和家长聊。大致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是真的马虎,另一是托词。解决托词的办法不说,这个我其实也没办法。
解决真马虎才是我们关心的。个人以为,马虎应该细分的。只有找到真的原因,才能动手真去解决问题。
计算错误,这个是最常见的。解决办法当然是提高计算准确率。在程度较好的学生,计算错误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口算错误。另一类是在固定的数字计算方面存在含糊,表现在学生遇到某两个数在一起的加减法速度就减下来,而且特容易算错,比如6+8、16+8、16+18、56+28……当然也有孩子把16*5与15*6都记成了90
试卷中部出错。同样的问题,出现在前10题不错,1820题就错。不同的位置,错误率就不一样。这个跟考试技巧没法分开了。
审题错误。最常见的如把选择“不正确是”当成选择正确答案,所以选择时当然会错。类似错误一犯再犯。这个一般不太引起重视,因为孩子“会”,只是考试时出错。但越是重要考试这类的错误越多,就不能不着手从考试技巧上解决了。
重视程度不同而出错。同样的问题,在综合题甚至是压轴题不错,在选择或者填空题错。这个和孩子的心态有极大关系。难题,大题,孩子的兴奋程度高,也重视、认真做。这种情况需要花力气转变孩子对于试题的看法。
似是而非题出错。这个跟孩子概念、思考问题的全面程度有关。比如选择题(四选一)时,总能快速排除两个非正确答案,剩下两个无法确定时随机选择或者做出选择却出错。这个需要系统训练,解决孩子在思考问题、排除干扰的能力。
因考试技巧出错。比如考试时先做哪题,后做哪题,顺序不同的时候,错误率是不一样的。还有,两个小时的考试,孩子在初一个小时、后半个小时精力比较集中,中间部分错误率明显增加。这种情况,就帮助孩子分析试卷结构、难度分布、解题顺序、精力分配。孩子在最初接受辅导的时候,分数可以快速提高的原因差不多就是如此。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成绩可以马上就有提高,但此后就不再有这样明显了。“快速提分”的宣传,跟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很大的关系。
考试时心慌、时间不够出错。这种情况跟马虎关系不大,是孩子没有自我管理的能力。辅导这种孩子的过程,孩子是要受一点苦的。因为现在的孩子被照顾得太过周全,所以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没有经验,管理时间、学习过程也是如此。所以这种孩子,要给他制订一下计划,帮他初步建立管理自己的能力,可以自己去面对考试,并且通过训练提高他的做题效率和学习效果。在做这种训练的时候,我要求家长配合。这样成功率高一些。我给家长解释的理由,往往是“功夫在诗外”(不知道谁说的,反正是对的,对学习也是一样的)。
当然这些只是个人体会,对与不对,家长们可以对照着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上面的问题解决之后,真马虎还会存在,但没有了假象的干扰,孩子的差错率也就回到了可以接受的范围了。
没有人不犯错,没有人不因马虎犯错。我们要做的,是帮孩子降低马虎的频率而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hongkao/441524.html
相关阅读:2016年中考地理考前模拟复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