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我的故乡作文350字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300字周记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我的故乡——常熟有一座有名的山,那就是虞山,也称“卧牛山”。虞山连绵十多里,并不高大,但因有两位古人的灵气而闻名于四海,这两位名人就是先贤仲雍与言子。

仲雍墓和言子墓就坐落在虞山东南麓。

今天上午,我和妈妈来到了这里瞻仰了仲雍墓和言子墓。

在通往两墓的虞山山麓有一片宽阔的广场,广场最前面有一棵硕大的枫杨树。这棵大枫树是国家两级古树,简直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胸围有360厘米,树约高12米。哦,对了,他的树干都裂开了,好像是一只巨大无比的鹰爪紧紧地抓住常熟虞山这块福地!枫杨树的左边有四块巨石,大小基本相同,上面刻了“虞山福地”四个大字!

我观察了一下,广场左侧立一块牌坊,上面写着“言子墓道”从这里开始就是通往言子墓的石级通道。广场中央登上十四级花岗石台阶后,便是两米宽的弹石道,这就是仲雍墓道。

我们没有急于登上十四级花岗石台阶上仲雍墓道而是沿着广场的右侧拾级而上,观赏了一石壁浮雕。石壁上的浮雕栩栩如生反映了我们常熟老祖宗们在农业、牧业以及交通运输及文化娱乐方面的欣欣向荣的生活情景。

这到底还是一派农村气象,而现在,啧啧啧,我还是从头讲起。

1989年5月,在郧县河畔的青曲弥陀寺梁子,发现了两颗完整的远古人类头骨化石,是距今已100多万年前的远古人类化石,这一发现,改变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说法,“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同时向全世界称告:古老美丽的汉江是汉族文化的摇蓝;而古老的“郧县人”是中国人民的祖先!

这也说明了一百多万年前,郧县是个鸟语花香的地方,也只有因为这样,我们的祖先才会选择住在这里。

这还不算早呢!

在青龙山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是白垩纪晚期地层的粉红沙砾岩中,距今6000——8000万年。

连恐龙都选择了住在这里,就更足以说明郧县确实是一个好地方。

然而,15年以前郧县还是一个美丽的小乡镇。随着社会的发展,1993年,汉江大桥正式开通了!它是郧县一步步走向富裕的道路。

你瞧现在,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沥青大道、水泥马路犹如一条条迂回曲折、蜿蜒盘旋的巨龙,在高楼大厦之间穿梭,汽车、小轿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为郧县的蓬勃发展奔跑着……

近15年来,电脑及网络信息更是难以言喻。1990年,只有那些有钱的单位有一两台电脑就不错了;到了2000年,虽然已经可以上网了,可还是拨号上网,速度慢得很;而现在,几乎家家都有了电脑,都是宽带上网,那速度N快了。

你若是问:“事业和经济是发展了,没有旅游景点怎能行?”没关系,我呀,可以带你去风景如画的虎啸滩和仙女洞;可以带你去历史悠久的青龙山、天主堂,可以带你去水上乐园——金沙湾,还可以带你去感受农村气息——农家乐……

啊!美丽的汉江,生我养我的地方,你用甜美的乳汁哺育了多少儿女,我为生长在这里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5月28日,我和妈妈又一次去了沙家浜风景区游玩。

走在东进桥上,我倚着桥栏杆,俯视河面,河水清粼粼的,河边还长着青绿绿的芦苇,虽没深入苇塘,苇荡风采已崭露头角。

妈妈对我说:“芦苇荡是沙家浜的精华,那里可有意思啦,你想不想去游荡一番?”我兴奋得连连点头:“好啊!好啊!”于是,我们便向芦苇荡进发。

我和妈妈乘上小船,听着船夫那悠悠的摇橹声,我观赏起了芦苇荡的风景。只见苇内河叉纵横交错,泛舟其间,真是怡然自得,阵阵清风拂过,芦苇丛回声激荡,犹如埋伏着千军万马,青青芦苇,正如水边的森林,在这幽深的森林中穿行使人心旷神怡。不仅我越看越愉悦,就连动物也十分喜欢。你瞧,一群群鸬鹚在芦苇荡里自由地游来游去,青蛙不时地探出脑袋眨巴眨巴眼睛,扑通!又跳入水中。连蝴蝶也在芦苇荡里飞来飞去,翩翩起舞;你听,风吹苇叶沙沙沙沙,苇中鸟儿唧啾唧啾,好一支悠悠扬扬的赞歌……

这时,我看见在芦苇丛中掩映着许多船舫,船舫下泊着古老的渔船。船夫讲,这是为拍摄电视连续剧《沙家浜》而专门搭建的,到时候还要烧掉呢!这情节反映了当时日本鬼子残害中国百姓的“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我想当时的老百姓一定对日本鬼子恨之入骨。但鬼子烧得了他们的船,他们的舫,休想烧掉沙家浜军民那坚毅的抗日之心。小船继续荡漾着,我看见了一个交通站,旁边有一个交通船,船夫讲,当初沙家浜的老百姓是用这种船来掩护伤员运送粮食的。这时,船夫就开始了他的绝活——话说沙家浜。

跨过东进桥,便来到了瞻仰广场,瞻仰广场是革命传统教育区的主体工程哟!广场南侧有一亭,叫“沙家浜”,亭高6.6米,这是叶飞将军在1990年5月战地重游视察沙家浜时的亲笔题词。在沙家浜亭对面有两大影壁,分别题词“芦荡火种”和“鱼水情深”。

瞻仰广场过道两旁有18根形态各异的自然石,象征着18个新四军伤病员,广场正中“军民鱼水情”主体群雕,高8米,重60吨,由创作毛泽东纪念堂毛主席座像的著名雕塑家叶毓山创作。

为什么东进桥栏杆上石刻共有34块,为什么瞻仰广场的柱石共有18根?这里面还有一层含义。因为当年在芦苇荡养伤的36个新四军伤员中,有34人是闽东地区的老红军,这支工农红军是在1934年诞生的,而在京剧《沙家浜》舞台形象中由于受场景的限制,36名伤员减半成了18名。

五月四日,我和妈妈来到了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

我们在景区车站下了车,刚下车,我便看见了阳阳澄湖,湖岸边芦苇挤挤挨挨。在一位车夫的热情地招呼下,我们坐上了他的车。三轮摩托开动了,我趴在窗口看风景,通往景区的公路边到处是水面,处处是芦苇。我不禁赞叹道:“呀,好爽!”突然,三轮摩托停了下来,我转身一看,呵,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到了。我和妈妈下了车,一个绚烂多彩的迎客屏正欢迎着我们,屏上布满了鲜花,像三条横着的“彩带”第一条是红色的,第二条是粉色的,第三条是黄色的。第一条红色的鲜花里缀了“情系沙家浜,共走红色路。”这几个大字。第二条粉色的鲜花里镶了“沙家浜欢迎您。”迎客屏的下面是一个大花坛,大花坛里面红花绿叶相映,在大花坛的正中央,有一块不规则的石碑,上面刻有几个金光闪闪的字:“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

接着,我和妈妈来到景区门口,亮出园林卡,真正进入了芦苇荡景区公园。刚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花坛,花坛的正中有一块锥形的石碑,石碑上面刻有“芦苇荡”三个鲜红的古体大字。花坛后面有一个巨大的影壁,影壁上有七十多岁的叶飞题的词,影壁的左右两边都刻有关于沙家浜抗日斗争的图案。

我和妈妈又转身来到了东进桥,“东进桥全长39米,是为纪念新四军6团在1939年东进抗日而建的;桥面宽7.7米,系为纪念‘七七’芦沟桥事变而设计”妈妈慷慨地说。我又数了数大桥的石刻,一共有34块,每块石刻上都刻有白云、芦苇、茶馆、小舟等,点明了当年新四军战士在这里开展游击战士的特定环境。

“小颖子,快来看,鸬鹚哟!”妈妈朝我喊道。我一看,哟,真的是鸬鹚,以前我只在卡片上见过,今天是我第一次看到真鸬鹚。这样的碧水,这样的青苇,再加上小船、渔人、鸬鹚,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水乡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houji/738942.html

相关阅读:哪儿来的马周记300字
北海银滩周记300字
“我爱地球妈妈”周记350字
小鸭“胖胖”作文300字
友情可贵周记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