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精读》读后感

时间:2010-05-23 22:08来源:右脑记忆方法 点击:
细读沈从文 《沈从文精读》张新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前年冬天一个阴冷的午后,意外碰到张新颖,问他最近忙什么,他自嘲地说:“唉,我现在就一天到晚赶那本沈从文。”我惊奇地睃他一眼,说:“沈从文,挺好的。”没想到他立刻抬起头,眼睛里放出光来:“沈从文——是最好的!” 一年后读到他的《沈从文精读》,读着读着,心里慢慢被感动的细浪扑打,似乎懂得了当时他眼睛里的热情,知道他用怎样的力把他认为的“最好”表达清楚,还有,在这“表达”中,他又让自己获得了一个怎样的发展。 好在哪里?请允许我当一回文抄公吧: 比如讲大家熟知的《边城》: 沈从文的文学世界是一个比“人的世界”大的世界…… 这个世界有它的悲哀,这个世界自来就带着悲哀的气质在体会、默认和领受…… 由自然美、人性美和人情美构成的沈从文小说世界的“微笑”面容,担当了什么? 如果不看到这一点,单说沈从文的景物如何如何美,人情风俗又如何如何淳朴,就把沈从文小说和人情看得太简单了。“微笑”背后不仅有一个人连续性的生活史,而且有一个人借助自然和人性、人情的力量来救助自己、纠正自己、发展自己的顽强的生命意志…… 比人的世界大的那个世界。在人的世界中成长的人,是不大容易体会到这一点的;而有这样的经历,有这样的体会的人,又有多少能够不流失这一点心性,能够像沈、张一样从容地阐释,顽强地承担呢? 接下来看张新颖怎么谈人们不那么熟悉,或者熟悉但理解起来也并不容易的《从文自传》: 五四以来都有一个“启蒙-觉醒”的过程,觉醒之后他发现了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是从哪里来的?是先有一个新理论,然后才产生出来。他这个自我建立的基础很难说是在自己身上,而是建立在一种理论的基础上。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如果把这样一个普遍的情况和沈从文去比的话,沈从文这个发现自我就非常有意思。张文江老师讲《庄子·寓言篇》讲到人要“得其自”,也就是发现自我——但这个自我不是事先预设好的,那个方式是要“沿路追溯自己生命的来历”,我觉得“沿路”这个词用得非常好。《从文自传》就是讲的一个“得其自”的过程,叙述自己生命来路,由这样的来路找到和确立一个这样的自我。 “沿路得其自”。这是相当要紧的指出。意谓建立在自我基础上的世界观能够在对本原性的追寻中达成与世界的和解和信任。张新颖在书中两个地方说到这个“得其自”。在我看来,这其中也可见他“沿路寻找”的真实痕迹,有特别的意义。 再看他讲沈从文50年代后从事文物研究工作的这一段: 可以把这说成是一个学者的阶段,我不愿意这么说,我觉得是一个知识分子实践的阶段,一个知识分子怎么在一个变动的时代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安身立命。他要找到这个位置,要在这样一个位置上安身立命,是要付出很多代价的。这个代价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受很多苦啊等等,那只是被动地承受;而是在精神的严酷磨砺过程中去追求意义和价值,苦难和整个创造事业的主动追求是紧密相连的。 知识分子的意义与价值,不是先天存在的,它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这三段,我认为是张新颖对沈从文三个最重要的理解。 为什么他会说沈从文是最好的?首先是因为他在其中发现了人世以外的生机,他的本性能在那个世界中获得安宁,他的热情又能被那生机所鼓舞;不仅仅是这样,他顽强地强调沈从文为我们打开的那朝向天地的窗门,是我们的文明走出封闭的焦虑可能借助的生机。同时,他理清了沈从文这个从“那个世界”中来的人,进入“人的世界”后的精神路径:如何寻找前世和将来,怎么尽力在当下立足、怎么为当下舍身,在尽完自己应尽的责任后,最后再清清白白地回去。沈从文对人世是认真深情的,但又是不属于的,他忠诚于生命,而这生命又不仅仅是人的生命。《沈从文精读》实际上是一部关于沈从文的启示录,它接触到了沈从文那本原性的哀痛,整本书有一种心灵洞开的光芒,又有一种清晰的光泽。“他死过一回。有意思的是,他死了才能活过来,而很多没有死的人就那么半死半活着了……”相关阅读:愚人节的作文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