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一点尝试:取材历史人物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作文写作指导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一、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开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复兴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已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科学与人文的整合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的理性追求。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重视开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已成为新一轮课改的重要内容。
诚然,人文性浓郁的课堂氛围可以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欲望,而且课堂开阔的知识衔接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也可以充实学生的创作素材。写作是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个性特征的一种集中折射。一篇创新作文的写作过程,就是一个张扬个性,才情勃发的过程,是一种自由的激发,一种灵气的挥洒,是人文性的极致体现。

二、学生写作选材举步惟艰的现状。
许多学生在老师布置作文的时候,不是觉得没材料可写,就是有了感受却难以形成文字,究其原因,与我们平时阅读面狭窄、缺少素材有很大关系。因为没有必要的积累,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无土之墙。学生有一种强烈的写作冲动,但下笔却很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学生课业比较繁重,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再加上不善于观察和体验,也就想不出和话题或主旨相契合的素材,所以“风雨夜父亲送我去医院”“风雪天母亲送寒衣”成为千篇一律的材料,写不出丝毫的新意。也有学生懒于思考,为了应付老师,很习惯用惯有的思路去构思作文,不愿意发挥想象,拓展思维。归根结底就是学生“腹中无料”。
既然学生觉得无东西可写,也没有典型人物可以勾勒,就会全凭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去虚构人物,这样的人物形象往往缺少生活的真实质感,也没有刻画的力度和深度,浮于表面,个性化典型性不明显,自然也就无法更好的凸现中心。

三、历史人物纳入写作素材范畴的可行性。
1、语文学科的兼容性和综合性,使历史人物纳入作文素材成为可能。
语文这门学科,由于其承载的内容所具有的“百科性”,有较强的兼容性和综合性。在古代曾经是无所不包,在今天,它在促进各个学科横向联系、相互融合方面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有自己的天然优势。而文史是相通的,正所谓文以载史,史以文传。为此要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历史佳作,如《诗经》、《先秦散文》、《史记》、《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等。综观历年中考佳作,无不具有较为丰厚的历史底蕴,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芒和理性思维的色彩。中考作文题本身就蕴含对学生历史素质的考察,应当重视语文和历史学科的兼容,以历史素质的提升来支持和拉动考场作文的创新。
2、影视传媒塑造的历史人物形象也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了解。
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历史人物普遍比较感兴趣,或许他们没有看到过原著,但通过现在的影视媒介他们对一些历史人物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学生觉得影视剧的人物往往具有神秘的色彩,他们很想将自己化身于其间,去感受一下古代风云变幻,去感受时势造英雄的魄力。
总之,距离产生神秘感,千年的时间间隔使学生很想去感受一下当时的历史氛围和时代潮流。而选材于历史人物的作文则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想象和创作的平台,在基本符合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的意志浓缩于笔端,塑造出一个个既尊重历史原貌又富有现代气息,符合当代青少年审美情趣的人物形象来。
影视剧和动漫的流行,使学生对古代历史人物多了些崇拜,这种崇拜感若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不是盲目的空想,而成了创作的动力和源泉,这就为作文取材历史人物提供了可行性。
3、考场作文形式的多元化和人文化的命题理念也为历史人物进入作文素材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自我个性的有利条件。
现代教育的开放性、多元性决定了考试命题的导向性。而中考作文的命题更是如此。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的逐步变化的动态走向。特别是话题作文,其命题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书写那一份属于自己的生活感悟。
在取材上,话题作文较大限度地拓展了选材的范围。如话题作文“选择”。有学生就撷取了西汉元帝时王昭君这个历史人物:“……在宫中,我的每一夜都独自在冰冷的玉枕上度过,每一日都在猜忌和妒忌中度过,锦衣玉食、丝竹管弦之后,我面对的是毛延寿们的贪婪和盘剥,姐妹们孤独的泪水。我曾希望皇帝可以垂青于我,但我又怎能向毛延寿弯腰低头……在那里,辽阔的天空任我驰骋,淳朴的民风可以给我慰藉。我有豪爽的单于丈夫,还会有可爱的儿女。天伦之乐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吗?……”这里作者运用灵动的文笔,独特的视角,巧妙得将昭君出塞的史料和合理的想象结合起来。真实地再现了王昭君的性格发展,符合人物的历史面貌。
又如材料作文题:读李白《早发白帝城》及相关资料,按要求作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肃宗乾元三年(759年)春,李白因永王案遭贬,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遇大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速返江陵。诗中寓情于景,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欢快心情。要求:假如时光倒流,你是当时的李白,请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这里人物虽已框定,但如果要写好此文,也必须要先了解当时史实及人物的个性,才能更好的化身于其中,写出真实感人的故事。
可见,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可以丰富我们考场作文的素材,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以她的丰厚为作文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还有一种全新的作文模式,那就是故事新编。故事新编的作文模式为历史人物介入作文素材提供了一个可以尽情发挥的空间。故事新编就是在写作时把题材延伸到中外文学名著或历史故事中,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中的情节、人物予以加工演绎,进行再创作,生发出新的故事。这可使作文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新鲜的情境创意,产生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
如2001年的作文《赤兔之死》唤醒了考生在高考作文时取材于历史的意识。近几年,考生能够从浩瀚深远的民族历史中撷取古代先贤志士的一些事迹来再造历史人物,以弘扬民族精神,其中出彩的作文越来越多,越来越引人注目。

四、将历史人物纳入作文素材要遵循的原则。
用历史人物纳入作文素材,学生就要根据真实的历史,加进自己的一些生活体验,想象并描绘出一个以历史人物为主体的生活图景,将历史形象化。形象化是个过程,这是个深入历史人物的情感世界、设身处地去感受人物种种感情的体悟过程,这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用历史来观照现实,并感悟社会生活,学生选择的就是这样一个新视角,他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创造出一个个斑斓的世界。当然,要再造历史人物,关键是要解决好史实与想象间的关系,遵循“三分历史七分虚构”的再造原则。
“三分历史”就是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经历要有几分常识性的了解,作文时就要以人物经历中的这几分历史作为文章的基本事实或内容框架,这三分真实是文章的灵魂,是想象虚构的基础。对古代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家许许多“公众人物”的经历和思想有个“三分”常识性的了解。
“七分虚构”就是要结合话题的意思,在几分历史的内容框架内,对历史人物进行细节的加工、丰富和充实,揣摩其一言一行,加以合理地想象,描写出一个全新的生活画面。虚构时除了要贴合所给话题的意思外,其关键是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再现出这个历史人物的原貌。这方面分寸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训练得法,也是大有作为的。
其次,七分虚构除了要做到贴合话题、细节生动外,还要做到想象合理,个性鲜明。想象合理与个性鲜明是指能够准确把握人物,写出他的经历,思想等历史面貌来,不能违背人物原有的思想个性,否则,也是胡编乱造。
最重要的是取材历史人物的作文一定要“吃”透原著,包括原著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语言特色等,要在原来的主题、人物、情节基础上,赋予新的思想内容,要让人物在保留原有性格的同时按逻辑推动故事情节,按其固定性格产生新的发展或转变。只有这样,新出来的故事才能与原著吻合,才能保留故事的文化底蕴。要避免牵强附会,张冠李戴,徒有虚名。更不能胡思乱想,胡言乱语,胡编乱造,严肃不足,油滑有余,最终弄得不伦不类。

五、以历史人物作为作文素材的促进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创作方式锻炼自己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通过品读文学名著,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懂得从深层次上剖析人物性格和命运,并能用现代的价值理念去关照历史人物,对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诠释。
这种创作方式也锻炼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任何一个能够通过文学名著刻画出来的人物,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有其美的一面。在写作时学生用心走进人物世界,身临其境,重新演绎了一个已经不存在的人物,这就是一个审美能力的整合活用过程。而这类文章往往也能考察出作者的文字功底,因为文章中表述的语言应该符合当时的文化氛围,所以古典雅致的文言文、精彩隽永的古诗词都能在写作中信手拈来,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这类文章也可以培养语文其他题型的解题能力。如有道中考题目:在《杨修之死》一文中假设曹操要去祭奠被他杀害的杨修,请你代曹操在杨修墓前写一幅对联作为墓志铭。这道题既考察了学生的对联写作能力,也考察了学生的应变活用能力,因为考生要结合故事情境和人物性格,写出符合人物当时心情,也能代表他个人文化素养的对联。这道题很具有创意,也很有挑战性,学生也很感兴趣。虽然有些对联词不达意,或对仗不工整,但对学生而言,也是一次成功的历练。
总之,将历史人物纳入写作素材,对初中生而言可能有点难度,但毕竟是一个极具创新的创作模式的突破。我们不妨去试试,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zuowen/xiezuo/14480.html

相关阅读: